二是以开放促进发展。主动服务、积极融入“双区”、三大平台建设和广清一体化,配合加快广清永高铁九龙站前期工作,同步谋划布局周边产业。深度参与北江经济带规划建设,完成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白石窑枢纽船闸工程建设,稳妥推进连江航运枢纽闸坝安全隐患治理,推动广东省航道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一期)工程动工建设。用足用好自贸协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卓佳、佳美达、时代、月亮等外贸型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承接更多海外订单,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三是以创新引领发展。启动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柔性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才40人以上。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以上。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申报省、清远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0项以上。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兴市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四)坚定不移狠抓“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挥特色产业优势,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推动英德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一是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垦造水田3000亩以上。推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持续深化节粮减损工作,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水稻、玉米、清远鸡、茶叶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进种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工业化、系统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推进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产业创百亿产值,促进清远鸡、丝苗米、肉鸽、水产等产业提质发展,新增茶叶种植面积4800亩,力争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20万亩。依托英德红茶、连樟村果菜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高质量建设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西牛麻竹笋、东华肉鸽、石牯塘预制菜、九龙豆制品镇域产业园创建工作,形成国家级、省级、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广东省农业第一大县。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深化拓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家以上。
三是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加快补齐乡村道路短板。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统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7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全力建成“茶叶世界”“英西峰林”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打造“红茶小镇”“锦潭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形成“1+6+12”[8]乡村振兴示范带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五)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美英德亮丽底色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筑牢北部生态屏障。
一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全面落实绿美广东、绿美清远生态建设部署,压实林长增绿、扩绿、管绿责任,持续推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精心养护古树名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科学开展林分改造、林相改善,因地制宜推进桉树林更新改造,增加常绿阔叶林种植,完成人工造林2000亩、低质低效林分改造8851亩、封山育林3040亩、新造林抚育1800亩、森林抚育22600亩。依法依规清理整改小水电20座。常态化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快推进芋合茏等旧矿点生态修复,完成稀土矿旧矿点修复治理1200亩。保持打击盗采稀土矿、非法转移倾倒固废、“两违”[9]问题的高压态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二是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抓好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污染防控,推动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稳定保持95%以上。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行动,动态清零“四乱”问题,启动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妥善做好老虎岩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续工作,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巩固拓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推动实现长效治理、长效保护。
三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及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鼓励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升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减污减排能效。支持本土企业布局屋顶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色建筑等领域,培育低碳零碳负碳新业态新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产业。探索建立碳排放、污染排放等付费机制,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乡镇扩面延伸,让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六)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