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效能作风有效提升
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政治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创新实施“1+8+N”党建工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出台“八五”普法规划,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机制,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101件,办复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区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2%。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46个单位和村(社区)开展巡察,完善基层监督云平台功能,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深化财政监督、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多轮本土疫情、复杂外部环境等叠加的多重挑战,我们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麻章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重大产业项目较少;园区集聚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品质有待提高,城市管理不够精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营商环境仍需优化,一些干部担当实干精神不足,行政效能还需提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商贸活区、生态兴区、和谐稳区”的发展战略,坚持制造业当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以“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精神状态,全力把“八大中心”建设推向深入,奋力推动麻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麻章新的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产业平台。推动麻章开发区扩能增效,推进太和工业小区9个项目全面建设,抓好三佰洋小区二期300亩土地招商工作。推进森工产业园开发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园,服务好湛江晨鸣18万吨特种纸项目建成投产,抓好200亩工业用地招商选资。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依托湛江西货站枢纽优势,推进深国际物流、智慧粮油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区域现代物流中心。高起点建设垦地合作产业园,抓好园区5335亩土地规划工作,加快推进总投资66亿元、年产值200亿元的国际水产城项目,打造全球水产高地。谋划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主动对接省盐务集团,规划建设2500亩工业园区,承接东海岛上下游产业。加快建设“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配合做好园区土地征收工作,抓好起步区276亩城规报批,打造数字产业新引擎。
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强化制造业项目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保障,支持制造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云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太和工业小区二期及三佰洋工业小区一期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等“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启动三佰洋工业小区二期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太和工业小区三期征地、规划报批工作。推进森工产业园森工一路、供水厂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谋划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赋能园区全域感知和精细化管理,打造管理数据化、应急主动化、服务精准化的新型智慧园区。
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开展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出台招商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合力。各镇设立招商工作专班,因镇制宜、因村施策开展招商,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坚持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大对园区用地开发强度、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综合效益评价,保障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聚焦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以商招商、以链招商,支持辖区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积极培育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瞄准中国百强企业,引进一批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8个、开工项目9个、投产项目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