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陆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3日)

  (五)聚焦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推动绿美陆丰提档行动,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的品牌。

  持续抓好造林和林分林相改造。围绕品质提升抓绿化,科学选择绿化树种,高水平绘制绿美地图。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重点,对年龄老化、长势下降的稀疏、老化基干等低效林逐步实施更新改造,改造面积1.9万亩。启动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3个以上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建设城市绿道3公里以上。实施“五个一”“八万”工程,形成“增绿、护绿、用绿、活绿”的全民绿化氛围。加强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主要公路两侧绿化补植及养护管理,全市干线公路绿化里程达到50公里。以自然山体水体为治理单元,分类施策建设10条林分林相优化示范带。今年完成退桉3000亩和实施造林与生态修复1.5万亩,其中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1万亩。深化乌坎村-观音岭古道-碣石卫城-浅澳炮台古驿道森林景观提升,对沿线两侧林地以及沿线乡村绿化用地开展林相改造。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源头治理、精准管控,进一步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抓好东溪河(陆丰段)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重点推进22条中小河流整治工作。加强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形成健康绿色生态水网。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源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开展污染天气攻坚行动,确保空气优良率保持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扎实推进建筑垃圾、厨余垃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和处置能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山水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打造螺河片区-螺河山海生态碧道等,全市建设碧道10公里以上。

  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陆丰打造成为全省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低碳产业高地和全国“双碳”先锋城市。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促进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

  (六)聚焦聚力“集成化”改革,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改革提速行动,以改革促发展,打造改革创新“活”的品牌。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步推进林地、产业用地、政策、金融等要素市场化,形成更多改革经验、改革样板。充分用好省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确保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25%。推进我市土地盘活、拆旧复垦、垦造水田等工作,新征用土地1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产业供地3000亩、处置闲置土地750亩、垦造水田2500亩、新增用林2000亩以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推进营商环境提标行动,朝着营商环境4.0改革进军。持续打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网上审批率达到100%,将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30、25个工作日内。持续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优化全市511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503项“一证通办”,384项“一码通办”的机制。持续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纵深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替代取消证明材料80个,电子证照种类开通率达35%以上。持续打造一流社会环境,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继续开展最差“店小二”评比,倒逼实现最好最优营商环境,让民企踏实投资、安心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聚焦“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创造价值、服务发展”定位。做大做强市政投资公司,加快组建投控公司、供水集团、建设集团、新材料产业园基础建设公司等。引导国有资本向重大项目、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发力,在自然资源资产、文旅产业、交通物流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做好土石方、海沙、采矿权和海域使用经营权收入等工作,拓宽财源增收渠道。完善盘活存量资金制度,严格按规定收回专项存量资金和沉淀的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实现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

  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推广应用“股票田”“股票宅”等经验,持续推动农村股权量化,保持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率在65%以上。加快推进宅基地改革工作,规范建房申请审批程序,实现农村建房管理水平根本性提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出点状供地,提升边坡用地开发利用能力,新增点状供地、边坡用地60亩。加快建设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全面处理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等问题。深入开展整村授信,为居民就业创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村集体整合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组建村级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项目运营等,优化发展平台。全面优化“村账镇管”“组账村监镇管”的提级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行为。

  (七)聚焦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更好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升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打造幸福指数“高”的品牌。

  突出抓好就业增收。深入实施3.0版“促进就业九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大“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推进“粤菜师傅+红色旅游”等发展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次以上。把促进居民充分就业指引列入镇级综合考评的主要内容之一,千方百计提高居民“四项收入”,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7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