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力以赴抓改革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一网通办”和“自助办”,扩大“不见面审批”、“秒批秒办”政务服务应用范围。推行“标准地”、“带项目”、“带方案”供地模式,组建代办服务专班,拓宽政企“直通车”覆盖面,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保姆式代办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争创县(区)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构建高效能、全周期的企业服务机制,全面降低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综合运营成本。
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持续发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用足用好RCEP政策红利,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深化与广澳港、综合保税区合作互动、协同发展,全力支持服务汕头综保区扩围工作,促进海上风电、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仓储物流、加工出口等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圈形成,培育保税+新零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打造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
在内联外通便捷交通上持续发力。协同加快广澳港三期、疏港铁路、跨汕头湾新通道建设,全速推进汕南大道(濠江段)和沈海高速澳头立交改造工程,配合建成牛田洋快速通道,完成汕头南站站前广场及配套道路建设,助推汕汕铁路开通至汕头南站,积极配合开展汕头南站至机场城际加密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高效畅达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在惠侨聚侨引侨上持续发力。积极服务市高水平筹办两大国际潮人盛会,举办南滨嘉年华、《遇见濠江》最美侨乡音乐电影宣传及港澳文化交流等预热活动。深化最美侨村建设,串珠成链打造澳头—葛洲—东湖“最美侨村”示范带。完善侨情数据库,聚力数字赋能,为濠江精英“数字建祠”。落实“汇智工程”等聚侨惠侨政策措施,吸引乡贤、侨亲回濠投资创业。充分发挥涉侨审判合议庭、涉侨诉调对接工作室作用,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优化涉侨法律服务。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研学活动和华侨文化旅游寻根之旅,建设研学基地,深化华文教育,做好“侨青”文章,拓展侨务“朋友圈”。
(七)全力以赴抓保障惠民生,彰显高质量发展温度
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在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促进就业九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举办公益性招聘会,精准施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就业容量和就业质量,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以上。开展职业指导下基层活动,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培训平台,深化“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工程。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根治欠薪,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积极创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绘制“民情地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福利保障和救助工作,深化“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提高安居水平,试点开展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筹集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完成96套公租房分配和22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装老旧小区管道燃气360户以上。
筑牢人民健康防线。实施健康濠江行动,服务推动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区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易地重建,新增医养床位30张以上。完善“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建设4个普惠托育机构。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重点学科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分类诊疗,推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扩容,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扎实做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强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持续开展“文明濠江红黑榜”等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助力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挖非遗资源,评选公布一批濠江特色非遗项目。加大对潮乐、书画、灯谜、楹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文物保育活化,保护修缮河渡“威武寨”等古迹,提升文旅导览服务配套,擦亮“文化濠江·欢乐舞台”等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濠江文化高地。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区图书馆创建国家二级馆,加快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增一批居民家门口的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八)全力以赴抓稳定强治理,兜紧高质量发展底线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夯实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推进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创建“双拥模范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优化金融信用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定期研判情况,着力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