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区街联动、全员招商”工作机制,领导干部亲自招、带头招,构建全区“大招商”格局。做好产业链招商,紧盯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挥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等产业优势,以链招商、以商引商。做优上门招商,补齐法律、会计、咨询等高端服务业短板,深挖会展集聚优势,在主题展会中开展专题招商,以优质服务和最大诚意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做强用地招商,全面启动25个产业用地项目洽谈,加快琶洲西区项目产业导入,加压实现琶洲眼片区项目落地,加速琶洲南区出让储备进度,争取更多早期产业导入。做实载体招商,构建“楼宇园区+产业+运营”发展新模式,压茬推进95万平方米楼宇空间和10万平方米优质载体精准招商,提高楼宇园区的入驻率、纳统率、纳税率。做深存量挖掘,发挥头部企业、市属国企的平台作用,力促已在我区布局的头部企业和市属国企导入更多新业务、新业态。做精以投代引,发挥国企投融资平台优势,加大招投联动力度,不断吸引优质成长型企业落户。力争全年落地项目165个,引进一批产值百亿级重点项目、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协议达产营收规模超900亿元,打造数字经济等更多千亿级产业。
以更强担当培育支持企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用心用情服务存量企业,留住青山、赢得未来,让企业信心满满扎根海珠,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氛围。企业服务加温度,健全“常态、务实、闭环”的暖企服务机制,改善企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搭建分行业、分领域供需对接平台,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更及时满足优质企业用地发展需求,用暖心服务、务实举措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培育加力度,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新增“个转企”超4500家、“小升规”超500家、“规改股”超20家、“股上市”达到3家、入选上市预备库超10家。国企发展加速度,推动国企参与4个村镇工业集聚区项目和琶洲算谷等3个产业用地项目开发运营;打造古村新里、湿地数字经济体验馆等集体物业升级示范项目,有效盘活集体资产;投资10个以上产业项目,力争资产规模超60亿元。
(四)强力改、综合治,在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中彰显新担当。着眼产业形态优化、居住功能提升、城市文明跃升,坚持“拆、治、兴”并举,以“一工程三行动”加快推进城中村系统治理、有机更新、产业升级,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城中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压实村社组织的治理责任,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城中村治理和矛盾化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基层力量。坚持以安全为导向,坚决大力整治城中村违法建设,全面完成康鹭片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推动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全面排查整治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市场经营等管理问题,关停取缔一批污染环境、安全生产不达标的无证经营场所,持续推进综合治理,改善经营环境。
加快推进城中村更新改造。用好“绣花功夫”,推进“一轴一路”区域城中村更新改造。推动沥滘村全面完成村民签约、房屋拆卸50万平方米,新市头村实现复建房封顶,石溪村完成实施方案编制。优化康鹭片区策划方案和控规调整方案,加强市、区联动完成项目报批手续,开展村民安置房启动区房屋拆卸。推进广州新中轴线海珠片区、新滘路沿线城中村项目前期方案编制,将城中村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
加快推进中大纺织商圈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有序转移提升。锚定产业发展定位,推动商圈转型,实现产业集聚从链到网、与周边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以中大纺织商圈为核心的数字时尚产业生态圈,打造数字创意设计中心、品牌孵化总部基地,建设广州国际时尚之都示范区。实施“区内转移、市内承接、省内迁移”分圈层迁移工作,有序转移一批小微企业。开展“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合作实践,打造广清一体化产业梯度转移示范点。
(五)谋创新、添动能,在增强创新能力中展现新作为。着眼科技引领、布局未来,牢固树立“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理念,统筹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增强高质量发展创造力。
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加强与区内科研单位合作,以产学研融合激发科技策源能力。发挥琶洲实验室在人工智能芯片、算法等领域的支撑带动作用,把琶洲试验区打造为全市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部关键支撑节点。推进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建设,全面加强与中山大学、电子七所等大院大所合作,支持打造华南智能产业园,培育科技硬核企业,推进更多成果在海珠诞生、在海珠落地。遴选8个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优胜项目在地发展,高水平打造环中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生物医药、纺织时尚、智能制造等方向企业研发创新,通过“研发总部+制造分部”模式,开展原创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力争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1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40家、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超5家。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强化前瞻布局,加快谋划发展元宇宙、脑机智能、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瞄准元宇宙产业,举办线上大会,打造游戏动漫、文旅娱乐等领域元宇宙产业基地,形成示范应用。瞄准脑机智能产业,推动在地科研院所与人工智能、游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应用。瞄准智能机器人产业,结合区内优质三甲医院资源,攻关医疗领域智能机器人,推动全流程、全广角开放共建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培育产业集群。瞄准合成生物产业,孵化培育相关企业,推动成立合成生物学专家委员会和产业基金。举办首届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引导龙头企业成立大湾区技术实验室,打造技术研发高地。瞄准未来网络(6G)产业,提供战术通信、移动通信核心产品及其系统解决方案,打造科研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