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7日)

  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增效。突出产业链招商,实施“链主点题、政府招引”,聚焦“3+3”核心产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靶向招引一批头部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协同推动招商成果加快落地转化。延伸展会招商,强化与行业商会协会信息和资源对接,加大赴外招商力度,依托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等重大活动做好招商推介,不断提升“投资越秀”招商品牌显示度和影响力。构建大招商格局,升级招商引资政策,组建一批强有力、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工作氛围。争取全年引进优质项目280个以上,新增10家500强企业、央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落户。

  更大范围扩大投资能级。按照“三年工程两年干”要求,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高质量完成“攻城拔寨”项目建设投资任务,集中力量推进29个产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项目、21个社会民生项目和7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过境城际线路和地铁站点及区间征拆建设,着力补齐软硬件设施供给短板,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好支持城市建设发展。

  更实举措促进消费跃升。巩固提升传统消费,继续办好“越秀欢乐购”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做活夜间经济,做旺假日消费,持续发力首店首发经济,促进“会展+文旅+消费”融合发展,带动零售、住宿、餐饮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加速恢复。用好国家鼓励政策,促进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丰富多层次消费格局,做强北京路、中华广场、环市东、沿江路、农林下路等传统商圈特色品牌,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小店经济繁荣。新打造一批智慧商圈,培育发展数字消费、定制消费、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

  更高标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园区发展能级,提升11个国家级产业平台承载力和辐射力,重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升级扩容。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前瞻布局信创、元宇宙、地理遥感等新领域新赛道,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研发、设计、会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文化创意、商贸服务、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高能级跃升。巩固金融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广州民间金融街与海珠广场片区一体化发展,促进港澳和外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加速集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吸引更多区域性、功能性总部企业落户,构建“一楼一特色”重点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二)激活“两个引擎”,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坚持用改革解难题,以开放促发展,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迭代实施营商环境6.0改革,谋划推出一批更具标志性引领性的利企便民改革举措。大力建设诚信越秀,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拓展重点领域“信用+”应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信用服务产业(越秀)基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增强粤瑞控股、越富投控、越秀国资等区属国企核心竞争力。探索直管房物业市场化运营模式。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管理机制,纵深推进土地收储、征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五乐计划”特色品牌,促进金融保险、法律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交流合作、标准互认、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推动《南沙方案》落实落地,围绕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共建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形成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动万菱广场等3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市场扩面增量,支持白马服装城等5家专业市场创建国家级示范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更大力度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展对外合作空间。

  (三)强化“三个支撑”,着力优化资源要素供给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科技、人才、载体等生产要素配置,更好服务和支撑高质量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瞄准国家科技力量布局,支持辖内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中山医学院等大院大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建立健全“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争取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构建“雏鹰—瞪羚—领军”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大力培育行业单项冠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80家。建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争取发行全省首支许可模式ABN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厚植人才第一资源。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开发“一链百星”工程,积极引进符合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完善“越揽众星”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建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越秀分园区,促进人才广泛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完善青年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体系,高品质建设港澳台侨青年之家,争创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4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