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旅游品牌营销推介。组织景区景点、星级酒店等策划开展营销活动,赴珠三角、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地参加展会,并积极引导文旅场所增加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一站式等消费项目,提升旅游吸引力。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借助旅游大集市、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营销渠道,持续提升“漓江福地·古韵灵川”品牌影响力。
(三)聚焦产业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狠抓工业投资提质扩量。深入推进工业振兴,积极争取工业专项债1.5亿元,力争完成工业固投34.2亿元以上,增长5%以上。加大拟入库企业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狠抓工业项目攻坚突破,推动刚玉建材、航大重工等新进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投资25亿元以上。支持桂康新材料扩能增产,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推动华信制药扩产搬迁,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行动,加快金土地粮油等8个自治区“千企技改”项目。
加速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力争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以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4亿元以上,增长12%以上。做优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以矿山机械、金山新材料为龙头,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做大新兴产业。依托引领科技、宝龙达、今大玻璃等项目,延伸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广陆数测、长龙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延链强链;以花江智慧谷、桂林智慧产业园为载体,主攻电子信息产业开展延链式招商,力争新引进入驻企业10家以上,总投资1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打好园区“三大会战”,持续完善高铁园核心区及灵勃、三街、大圩、潭下工业园和花江智慧谷产业园等分园区的基础设施,推进西二环污水管网及西站东路、八定路(桂柳高速以北至西站路段)等8条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智创产业园、装备制造园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投资4亿元以上,土地收储1000亩以上,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配合《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空间规划》报批。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加大培育电商市场主体,支持网红带货、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加快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菜鸟配送中心提级,力争建设村级物流站点78个,实现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85%以上。有序推进广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加快盘活供销社系统资源,新建潮田农贸市场、桂林晟青农产品流通等项目,力争年底达到基本型建设标准。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实施重点商品消费升级行动,打响桂林国际汽车城品牌,力争新增入驻汽车4S店3家以上,二手车销售企业上限入统8家以上。持续办好汽车文化博览会等系列展会。挖掘住房改善、绿色农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家居等消费潜力。支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活下来、火起来,鼓励发展“后备箱经济”等特色经营,适度发展“跳蚤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广西“33消费节”“漓江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利用节假日、消费旺季开展促销。推动住宿、餐饮等行业恢复发展,新培育限上企业5家以上,力争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15%、5%、6%、10%以上。积极培育托幼、医疗、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业态。完善消费维权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化资源禀赋与配置,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加快农业强县建设,保持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行“田长制”,强化抛荒耕地治理、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粮食播种总面积在41万亩、产量在14万吨以上。抓好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力争蔬菜增长8.8%以上。推进水果品种改良和多元化种植,力争水果增长6%以上。稳定生猪产能,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牛羊产业,力争猪牛羊禽肉增长5%以上。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农民自愿前提下,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小田并大田”解决细碎化问题。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大秀珍菇、黄金李等“土特产”文章,持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新增自治区级示范区1个以上。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培育食用菌等市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潭下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程,培优壮大“双燕姐”“江头一品”等品牌,持续打造一批“二品一标”“广西好嘢”优势产品。发展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力争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启动林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现总产值3.6亿元以上。有序推动灵芝、黄精等中草药材产业发展,力争培育市级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1个以上。抓好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等项目,力争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场)10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家以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全面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不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攻坚行动,用好行业政策、各级衔接资金,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拓展稳岗就业渠道,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健全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产业帮扶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持续抓好上级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