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致力增强发展活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服务机制不断健全。深化县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成功盘活项目闲置土地19个、批而未供土地1946.4亩,争取用地指标1347.9亩、林地指标2798.9亩,有力支持项目加快建设;精准破解中通项目用地、今大玻璃项目地上高压线迁移等37个难题。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统筹推进区、市层面项目74项,完成投资86亿元;引领科技等9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益拓建材、家兴混凝土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市第二水源工程(灵川段)主管网全线完工;文化教育一体化、新疆煤制气桂林支线(灵川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稳投资增后劲攻坚战,统筹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策划包装,新包装入库项目115个,在库项目投资达200.8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5.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130万元、专项债资金9700万元。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定潭路改建等工程加速推进,灵苏路、九兰路建成通车;完成乡村道路提升工程6个,危桥改造3座;海洋1#二期、兰田二期、大境葫芦顶等3个风电项目完成投资5.9亿元;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91个;5G基站121个,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毁修复等水利项目建设。
(三)致力打造特色品牌,全域旅游雏形初显
农文旅融合显成效。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标县认定和验收,纳入广西推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单位储备库;获全国、全区休闲农业重点县;大圩古镇入选广西旅游休闲街区。三街村、千秋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大塘边村、画眉弄村、江头村入选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旅游线路2条。接待游客733.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83.9亿元。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配套设施扩容提升。推动千年桂林、山水里·东区等大健康和文旅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灵田花溪世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灵川段)、大圩至桂磨路旅游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旧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3500万元建成沿甘棠江、沿漓江大圩段等休闲健身步道和骑行道6.1公里。自治区政协主要领导、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领导对灵川文旅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品牌形象不断彰显。举办“赶大圩·看调子”“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文旅节庆活动,组团赴北京、广州等重要客源地推介12次;潭下山口村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东漓古村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资源现场参观点;海洋银杏、映山红等美景登上央视荧幕;公平花海、长岗岭古村落等成为“网红打卡点”,灵川旅游影响力持续提升。桂林集扇斋“袖珍团扇”获全国文房四宝大赛金奖,漓江假日酒店成为第三批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
(四)致力当好“二郎神”,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生态保护探出新路。争取到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15个共计10.2亿元。漓江(灵川段)、青狮潭水库国控、市控断面地表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标准。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成为桂林市唯一的全区林长制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四个一”基础工程试点县。甘棠江(潭下段)获评广西美丽幸福河湖。三街普贤村获评广西森林村庄。青狮潭水库“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生态养殖初显成效;《桂林市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补偿、生态养殖等涉及库区发展有关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青狮潭水库保护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高效完成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小水电站整改清退,6天内完成28座小水电站拆除任务,得到自治区领导及桂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全面落实“一村一辅警”154名;成立县生态环境保护大队、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中队;部门联动,严厉打击毁林纵火、非法捕捞、乱采砂石等违法犯罪行为,共立刑事案件1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率达95.3%,PM2.5、PM10平均浓度下降7.7%、11.3%。植树造林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7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172家畜禽现代养殖场获生态认证。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群众举报问题27件全部办结,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问题36件全部整改验收。完成“三区三线”成果划定。持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人均综合能耗下降5.7%,66家机关单位成功创建市级以上节约型机关。
(五)致力抓好融城带乡,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开展。投入6319万元实施市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提质项目68个。打通丹桂路、八里七路、灵南一街延长线等“断头路”,灵青路上跨湘桂铁路新桥建成通车。完成金龙路、银渠路等改造工程,实现区域内污水截流、雨污分流,补齐排涝短板。第三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改)建供水、雨水管网16.2公里。创业广场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停车位700个。
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践行“721”工作法,推行“1+2+N”网格化管理[,打造全市首个城市管理服务驿站。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累计建成分类收集站53个,示范社区2个。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治理市容环境问题13.5万件。严查严控违法建筑,实现“控增量、减存量”。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海洋新型城镇化和大圩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投入3000万元实施自治区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建设,盘活乡村特色资源。推动县城老城区提质,改造老旧小区30个、背街小巷21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获自治区督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