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平安中山建设深入推进,系统构建“主动、预防、民意、强基”四大警务战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刑事立案分别下降19.6%、11.7%,市公安局三乡分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谷都派出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成功应对“5·12”特大暴雨、“暹芭”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系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6.4%、37.1%。能源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电力零负荷管控,煤炭、天然气实现安全稳定供应。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211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49件市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市人大、市政协和各位代表委员围绕“工改”、治水等重点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吸纳,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我们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强化审计监督和督查落实,优化政府绩效考评制度,政府作风持续转变,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我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山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业投资长期较弱,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城市品质有待提升;土地瓶颈问题仍然突出,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一刻不耽误地埋头苦干,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勃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十五届市委历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方位竞标争先,各领域争创一流,奋力谱写中山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工业投资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坚持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积极参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
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围绕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规划等六个一体化,全方位学习对接深圳,启动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现代科技工业城建设,打造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设立深圳宝安机场中山候机楼,探索建立深中合作成果共享机制,纵深推进深中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北融”步伐,强化与南沙联动合作,主动对接广州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北部片区与佛山开展智能家电产业链协作,共同打造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谋划推动佛山地铁11号线延伸至中山。加强与珠海、江门联动发展,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推进珠中江天然气干线、香海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携手共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高水平打造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高质量建设翠亨新区,规划建设世界级滨海景观长廊,加强城市建筑风貌管控,全力提升城市门户形象,加快中广核南方中心、康方湾区科技园、华润燃气总部基地、庄严芯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城人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突出火炬开发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依托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和药品进口口岸等高端平台,培育发展现代产业,全力建设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引领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大力推进岐江新城建设,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建设石岐和东区总部经济区、岐江新城智慧港,高标准谋划推进市规划馆、科学馆、美术馆建设,加快打造城市新客厅。
全力打造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并联审批、集中审批,实施全程审批代办制,推动重大项目快审快批快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设立“企业服务1号线”,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理机制。建设“中易办”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政策精准直达、资源要素“云端对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