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2023年2月8日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同时受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南沙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学 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在区委、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真抓实干、砥砺前行,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战略引领、攻坚突破,凝心聚力办好大事要事。

  战略功能定位实现跃升。国家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标注了南沙开发开放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赋予南沙新的重大使命和强劲动力。我们全域参与、全情投入、全力以赴抓好学习宣贯落实,组建区领导小组和9个专项小组,加快落实省重点任务清单、市实施方案、区行动计划,年度既定任务顺利完成。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新增100亿专项债券额度单列等一批重大政策落地,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等一批重大事项取得突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使用,国家重大战略的牵引驱动效应持续释放。

  整改工作走深走实。坚持把抓好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纵深推进整改工作。173项区级整改任务中立行立改任务全面完成,其余118项任务均实现阶段性目标。224株古树名木和221株古树后续资源实现“一树一档”,11处历史建筑、49处传统风貌建筑挂牌,成立6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立“智慧文物安全监管系统”,建成省内首家税史教育基地——“虎门税馆”税史教育基地,率先设立自然资源规划与利用委员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更趋健全完善,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力提振。

  疫情防控精准扎实高效。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和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功能,精准高效处置“0330”“0404”,特别是“1002”等多轮突发本土疫情,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快速传播。全年开展核酸检测超9430万人次,接种新冠疫苗52.5万剂次,选派超6500人次党员干部支援兄弟区,筑成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不断强化社区分级诊疗、重症救治能力和药品供应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年来,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质效双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2.58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为3.2:44.2:52.6。农业总产值达126.32亿元、居全市之首,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05.49亿元、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02亿元,同比增长8.2%;税收总额(含关税)798.15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国内税收总额552.01亿元,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79亿元,同比增长10.9%;进出口总额2988.19亿元,同比增长15.1%;实际利用外资172.80亿元,同比增长72.7%。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南沙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2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2.32亿元、同比增长6.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同比增长11.2%,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达1956.99亿元、同比增长19.3%,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515.35亿元、同比增长13.6%,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投产。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5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集聚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800多家;南砂晶圆、芯聚能、联晶智能等半导体项目投产,芯粤能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实现国内首个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新增5G基站781座(累计建成4905座),广州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行;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成投产,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参与研制的国内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成功首飞。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南部组团即将交付使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动工建设,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进入国家可研立项阶段,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挂牌运作,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全国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正式启用。发起成立广州元宇宙创新联盟,设立元宇宙产业先导示范区。牵手大院大所累计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2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900家,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25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众创空间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优化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2021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5.45%,居全市第二。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68.43亿元,同比增长23.9%。高标准推进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在全国首创“1+3”营智环境评价体系,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获批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化6项措施,探索建立南沙与港澳人才协同发展常态化合作机制,累计吸引高层次和骨干人才近2万人。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与港澳全面合作纵深推进。深化与港澳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高效运作,集聚香港工商协会29个,设立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港式国际化社区规划获批,国际数据传输枢纽大湾区南沙节点建成投产,香港科技园南沙孵化基地、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累计落户港澳企业2787家、投资总额1016.71亿美元。深化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交往,连续7年实施港澳青年学生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集聚“创享湾”等11个青创基地,累计入驻超400个港澳台青创团队(企业)。规则衔接取得新突破,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率先开展港澳工程人才职称评价;推动规划、税务、旅游、法律服务等领域专业人才便利执业,初步建成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孵化站;南沙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项目启动,首家港资“金牌医师”门诊部落户,可为香港居民提供港式全科社区医疗及“长者券”使用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0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