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以更实成果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推动民生事业水平提升,让老百姓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落实3.0版“促进就业十条”等稳岗惠企利民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打响“韶关保姆”“丹霞月嫂”“韶关工匠”品牌。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农村电商平台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高中整体提升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高质量办好幼儿园、小学、中学,基本完成50人以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公办学位8280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积极创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支持仁化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进健康韶关建设。支持粤北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建设粤北区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市中医院新院等项目建设,启动市疾控中心综合实验大楼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延伸。认真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动新阶段疫情防控平稳有序转段。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推进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市党史方志馆布展,改造提升市文化馆和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力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实现65%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提升市救助管理质量,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加快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强化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改造升级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积极打造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完成广东省军粮供应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韶关市军地联动智慧指挥中心建设。推进新一届双拥模范城创建,实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能力提升行动,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就业创业保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二是推进芙蓉新城内涝整治。三是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四是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五是深入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六是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七是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八是推进市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九是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十是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八)以更实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兜牢安全稳定底线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韶关、法治韶关。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落实“金融16条”等政策,稳妥推进房地产行业风险防范处置,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建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投资,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抓好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非法集资等涉众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抓好垦造水田、土地出让和矿产资源出让等工作,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收支总体平稳、金融财税稳健运行。
深化平安韶关建设。加快广东省粤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芙蓉消防站及新消防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全力抓好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五张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纵深推进全民反诈,积极创建“无毒韶关”,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以及医保基金监管。扎实抓好公共安全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城镇燃气、自建房、危化品、消防、道路运输、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
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善美韶关”深入人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争创群众信访“零增量”城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