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日)

  (五)以更大力度扩大内外需求,全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千方百计抓项目促投资,全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力打造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魅力韶城”“寻味韶城”“时尚韶城”“乐游韶城”四项工程,开展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促进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家电、养老服务等消费。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升级改造商贸中心、大型超市、集贸市场、仓储配送中心10家以上,全年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企业30家以上。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推进云门五季、嘉华康养酒店、红军过粤北重点展示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新增国家A级旅游景区3个,办好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环丹霞山自行车赛、丹霞山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全面激活旅游市场。

  推动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按照市委全会“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全力推进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建设,用好重大项目挂图作战机制和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加快总投资超230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15亿元以上的295个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雄信高速、武深高速始兴联络线、丹霞机场高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锦江绿色航道、韶关港白土作业区一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亿元。充分发挥专项债项目对投资的支撑作用,加强专项债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全力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发行额度。积极谋划储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力争国粤电力二期、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推动外资外贸稳定发展。全面落实省、市“外资十条”,加强外商投资权益保护,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力争全年新设各类外资企业22家以上、利用外资增长5%。积极参加“粤贸全球”中国商品展览平台、广交会等重要境内外展会,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稳住对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扩大对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提高出口附加值。支持中南股份扩大铁矿石和生产原料优质煤炭进口量,全力稳定大宗商品进口。支持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争入驻跨境电商园区企业达15家以上。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韶关联动发展区,推进韶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韶关水运口岸项目建设,做优做强“铁海联运”,全面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六)以更大魄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好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制约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改革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切实以改革增活力、提效率、开新局。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促进民营经济做大体量、做强质量。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政策,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精准落实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15条措施等支持政策,规范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稳定租赁价格,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搭建推广“韶融码”线上对接平台,支持银行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展期、续贷,强化风险补偿基金放大撬动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分类改革方向,促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以去机关化为抓手,持续完善市属国企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清退一批“三无”空壳公司,压缩监管企业管理层级。支持数投、绿投等国企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在各自赛道上加快发展。严密防范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确保国资国企健康发展。

  深入开展要素保障行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破解要素制约,用改革谋出路,以亩均论英雄。深化浈江区、武江区土地征收工作体制改革,集中攻坚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民生项目“净地”收储,推动省级产业园实行“标准地”供应、“带设计方案”出让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持续提升水电气获得便利度,设置综合窗口“一次办”,实现符合条件的低压用电和用水、用气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费用”。提高用能保障和环评效率,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级能耗指标支持,开辟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大项目好项目顺利落地。

  深入开展资源盘活行动。全面梳理重点领域资源资产底数,合理评估、核算资源资产价值,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推进62个国有资源资产价值化项目建设,全力实现国有资源资产价值最大化。深入推进矿产资源价值化,扩大“净矿”出让试点范围,积极引进有资金有实力的优质企业参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出让公开竞争摘牌,科学评估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推动优势矿产资源绿色开发。

  深化财税金融领域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促进预算科学精准编制、规范高效执行,兜住“三保”底线,为全市中心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坚实财力保障,确保财政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厘清市、县事权清单,优化乡镇(街道)财税分享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事积极性。深化税收征管、税费精诚共治管理改革,提升税源精准监管和协税护税能力。全面实施“金融倍增”工程,全年新增信贷融资180亿元,实现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信贷增速超20%。推动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引领带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实现“基金招商”新突破。分层次、全周期、全链条扶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推动北江智纺和欧莱新材尽快成功上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7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