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出台金融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金融业的扶持力度,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金融交易平台集聚发展。推动金融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争取将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升级为示范区,拓展数字人民币示范应用,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专业服务业。实施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建好广州数据交易所,探索数据资产化。加快建设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等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推动信创行业适配中心建设,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推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打造广州设计之都等高端产业服务平台。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
(二)坚持扩大需求、畅通循环,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大抓有效投资潜力释放。以重大关键项目牵引投资增长,安排市重点项目800个,年度计划投资3785亿元,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力争全年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加快项目开工进度,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把握好时、度、效,优先安排能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和现实生产力的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机场、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基础设施投资超2500亿元;推进增芯半导体、广汽自主电池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力争工业投资超1800亿元;加快广州新中轴线(海珠)片区、广州火车站片区、罗冲围片区等区域连片提升改造,力争城市更新投资超2000亿元。完善重大项目并联审批要素保障机制,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建立健全滚动接续的项目储备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组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争取地铁3号线等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推动存量资产证券化,营造“天下资本投广州、投资兴业在广州”的生动局面。
大抓“五外联动”发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系,落实外贸发展一揽子政策。继续擦亮广交会名片,建设南沙、黄埔国际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创建知识城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贸易先行先试,推进市场采购扩区拓品类,打造全球跨境电商卖家服务中心、超级供应链中心、生态创新中心。扎实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20条,坚持市区联动、部门联动,探索“广州+”等联合招商,形成招大商、大招商的招商格局。探索“链主点题、政府招引”,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能够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的上下游重点产业项目。实施带厂、带需、带楼招商,强化招投联动、投引联动,全力打通产业项目招商落地“最后100米”。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好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检验检测、时尚设计等7条服务外包产业链。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实施新一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研究设立“五外联动”工作联络站点。
大抓消费加快恢复增长。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整体布局,加快推进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天河路、北京路等商圈高质量发展。加大政企联合促消费力度,继续办好直播电商节、网上年货节、时尚产业大会等促消费活动,做强食在广州、羊城夜市消费品牌,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会展贸易、物流交通等行业加快复苏,培育城市度假、潮流活动、亲子研学、露营经济等新兴消费模式。用好国家鼓励政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建设一批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消费。加快文商旅融合,培育壮大邮轮游艇产业等新增长点,打造世界级消费旅游目的地。
(三)坚持面向世界、对标一流,以南沙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紧紧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着力推动南沙开发开放,把南沙建设成为世界水准、中国气派、湾区特色、岭南风韵的城市发展标杆,牵引带动全市制度型开放上新台阶新水平。
打造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按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理念,加快开展新一轮南沙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打造广州城市新核心区。加大开发建设强度,集中力量建设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先行启动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广州临港经济区、“三谷”等重大载体,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创新金融等重点产业,把南沙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加快筹设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落实自贸区提升战略,深化自贸区创新集成。率先推动与港澳在科技创新、创业就业、金融、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香港科技大学(二期)、港式国际化社区、创享湾等平台建设,打造港澳台青年安居乐业新家园。
全力服务重大战略任务落实。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有序落实两批与港澳规则衔接事项清单。深化穗港澳科技合作,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及产业化联动发展,推进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科创成果内地转移转化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赋予穗港澳科研机构联合组织科技创新项目更大自主权。深化与港澳产业联动发展,推动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穗港现代马产业经济圈等合作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实施“五乐”计划2.0版,推动港澳台青年来穗创新创业,加强与港澳社会保障、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对接。深化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加快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推动出台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强与东莞、中山、梅州等城市合作,用好广州、湛江“核+副中心”动力机制,引领带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