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6日)

  ——2024年1月26日在阳江市阳东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志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百千万工程”为主要抓手,深化落实区委“1+3个3”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五大融湾工程”,沉着应对市场环境波动,推动经济稳步回升向好,为阳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87亿元、增长1.1%,农业总产值100.81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02亿元、下降4.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1亿元、增长0.8%,外贸进出口总额73.36亿元、增长0.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亿元、增长10.92%。

  一年来,我们坚持筑平台、抢先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聚力打造高水平融湾发展平台,万象工业园12.54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全市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经开区等3个片区共9.88平方公里土地纳入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启动区,阳东(金湾)科创孵化基地在珠海市金湾区率先启动“反向飞地”运作,首批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15个、总投资34.65亿元。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新建成标准厂房面积9万平方米,人才园、科创园等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加速推进,全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亿元。落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组建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组织举办广东阳东(苏州)新能源产业招商推介会和“云招商”等6场招商活动,全年新引进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约250亿元,其中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9个、已动工建设项目9个、已建成投产项目8个。抢先布局零碳平台和新型储能产业,万象工业园10平方公里土地拟纳入阳江市绿能产业两大示范园之一,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落户阳东,先后引进大连融科等3个“小巨人”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完善区领导挂点联系推动项目建设机制,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组建工作专班化解项目难题,落实债券资金10.7亿元、统筹省级涉农资金3.07亿元投向重点项目,撬动全区4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1亿元。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全年取得国家和省批准征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完成征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收储面积103万平方米、供地面积123万平方米。

  一年来,我们坚持优结构、促转型,现代产业加速集聚。超千亿绿色能源产业初具规模,中能建3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建成投产,中广核帆石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扎实推进,通威200兆瓦渔光科技示范园项目动工建设,新增三山岛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完成竞配,全区在建和已投产绿色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喜之郎、十八子、木森、鼎宝等骨干企业实现稳健增长,智锐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王麻子智造等41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五金刀剪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子电器、机械装备、高品质紧固件三大新培育产业集聚成势,宇通磁电、燕丰数控设备等9个产业项目建设提速。中广核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省海洋渔业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富有成效,荔枝等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丰多采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阳东菠萝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9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3.66万吨,水产品产量突破30万吨,完成冬种生产种植面积11.06万亩。大澳渔村、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分别创建为国家4A和3A旅游景区,雅韶镇、新洲山谷里露营基地分别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和示范点,成功回收和重新优化东平珍珠湾旅游景区经营主体,北甘村竹溪公园一期建成开放,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约130万人次。提振消费行动深入开展,累计发放消费惠民资金约148万元,组织举办“夏日消费季”和承办“第八届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峰会”等促消费活动,星港汇文化创意街和兴德楼酒店周边商业氛围日益浓厚,福朋喜来登酒店和十八子四合院、收藏馆、古玩街建成营业。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城乡品质提档升级。坚持以头号工程之势推进“百千万工程”,搭建高规格指挥体系和建立“1+N”政策体系,纳入省“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试点,东平镇和笏朝村等11个行政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东城镇上榜全省镇域经济百强榜,北惯镇等5镇入选全市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十强。完成全区“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新增城镇开发边界1.47万亩以及开发边界外公共配套设施用地2640亩,大力开展广雅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城区重点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及空间品质提升、经开区(含托管区)控规编制及优化、G325沿线环境品质提升方案等城市规划工作。加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实现“进出平衡”目标,完成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面积1823.63亩、闲置土地面积922.9亩。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竹篙山森林公园建设完善,迎宾大道延伸工程等市政道路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宜居品质有效提升。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渔牧田园”示范带和6个镇美丽圩镇项目基本建成,“山海渔韵”“漆彩渔乡”示范带加快建设,塘坪镇湖羊规模化养殖、报平村新能源汽车城等乡村产业加快发展,东平镇省级中心镇、雅韶镇省级美丽圩镇示范点建设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128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广湛高铁阳东段和国道G325线坪郊至轮水段改建工程分别完成总工程量75%、52%,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雅韶至山外东段动工建设,县道X824线英村至石仑段基本贯通,全年累计建设农村公路“单改双”及路网联结工程175公里、生命安防工程194公里,完成8座危桥改造。河湖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完成河流清漂保洁200公里,江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阳东段等项目基本完工,全区34宗小型水库和11宗中型水闸实现100%物业化管理。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110千伏那龙(温泉)变电站建成投运,配合完成珠西南外环配套500千伏线路和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西段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经开区涉水生态环保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全区新建成污水管网约100公里,重点河流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5.7%。绿美阳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年新造林抚育10160亩,新种植名贵树木面积5300亩,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获评为广东省重要湿地和自然资源教育基地。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改革、求突破,动力活力有效激发。对标湾区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新培育各类市场主体8857户。深入推进“跨域通办”“一网通办”建设,新增公安、医保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办”“一次办”“视频办”“帮办代办”,企业群众办事实现“零跑动”“少跑动”。实施“拿地即动工”改革,行政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压缩至2天以内。落实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网格化服务新模式落地实施,阳东工商联再次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五大区属国企正式挂牌运作,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资产总额达34.1亿元,同比增长39.16%。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完善,有效激活镇级发展动能。省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那龙镇亨垌村“土地信用中心”项目入选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全区15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191.13万元,比改革试点之前增加2321.58万元。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5.11万亩。乡村治理取得实效,“积分超市”“数字大八”等治理模式持续完善,智慧乡村建设改革案例受农业农村部表扬肯定。实施“柔性引才”计划,成功组建“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9人。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0家,获批设立阳东南药等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总量占全省四分之一,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30.1%。企业梯度培育力度持续加大,完成“个转企”48家、“小升规”企业31家,新增入库“限上”商贸企业17家,喜之郎果冻制品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阳江十八子入选中华老字号和全省诚信之星。质量强区和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商标注册1552件、专利授权1317件,十八子作、王麻子等2个项目获首届“粤创赛”商标组金奖,拓必拓和粤森牛大力分别获商标组、地理标志组银奖。

  一年来,我们坚持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达75.93%,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2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631人。创建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工作进展顺利,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建成开学,迁建红丰镇中心幼儿园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阳东一中等3间学校创建为省级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完成整体搬迁,区第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封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省级复审,顺利通过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评估。北惯镇敬老院完成“公建民营”改革,红丰镇等10个“长者饭堂”开放运营,北甘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医保中心挂牌运作,城乡居民救助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发放助困资金1.76亿元。双拥共建工作卓有成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阳东二中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被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惠民安居(五、六期)项目主体工程完工,717套政府投资公租房全部完成配租。妥善处理滨江花园、幸福家园等问题楼盘,全年完成保交楼700套。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成功举办省海钓邀请赛、省第九届风筝锦标赛,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图书馆,陈醉故里美术馆装饰美化工程全面铺开,“文化走亲”“村BA”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历史文化得到保护传承,雅韶平岚中共阳江县委旧址和乡农会旧址完成修缮布展,两安村和八一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平安阳东建设纵深推进,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向好,实现刑事类警情、案件数量“双下降”和破获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量“双提升”。劳动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共处理各类纠纷案件2153宗,涉及金额1.11亿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形势总体平稳,工业园区消防站建成启用,道路交通、水上安全、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有力有效,成功防御“9·2”特大暴雨和“泰利”“苏拉”等台风。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及意见25件、区政协提案78件。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质量进一步提升,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工作站11个、工作室179个,龙潭村、赤岗村、丰垌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扎实推进“深度融湾 作风先行”专项行动,加强重点工作跟踪督办,组织政府系统创品牌、出精品、树标杆,倒逼各镇各部门加压奋进、创先争优,政府工作效能明显提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政府作风持续向好。

  此外,民族、宗教、外事、台港澳、侨务、审计、人防、海防、地震、供销、档案、地方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文联、残联、保密、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推动经济恢复向好、项目多点突破、产业集聚成势,成绩得来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群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阳东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所有关心支持阳东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回升基础仍不牢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平台不够完善,产业结构还需优化;项目建设要素制约较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少短板,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财政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供给未能完全满足群众需要;个别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不够高,主动担当精神和推动发展能力仍有不足,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阳东大干快上的奋进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阳东发展面临的时与势,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条件,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苦干实干快干,凝心聚力推动阳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433”工作安排、区委“1+3个3”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东新篇章,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作出阳东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相关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区政府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聚焦深度融湾,在全面拓展优化平台空间上奋勇争先

  加快产业融湾步伐。抢抓“湾+圈”重大发展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主动链接大湾区市场,加快建设服务大湾区的绿色能源、基础材料、产业配套、生活用品、休闲旅游五大基地。主动对接融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谋划建设珠江口西岸产业转移主承接区。用好珠海对口帮扶机制,发挥阳东(金湾)科创孵化基地作用,谋划推动“飞地”“飞海”共同开发。

  建强融湾承接平台。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阳东片区和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启动区,重点推进实施16个年度投资约12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行“标准地”“带项目”等供地模式,力争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16个、总投资超56亿元。加快园区扩容提质,完成经开区扩区和万象园扩园,力促仓储物流园、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建成投用,推动人才产业园、科创孵化园动工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园区品质整体提升。

  构建融湾交通体系。编制阳东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规划,推动港口、高铁、高速、国省道、机场等基础设施连线成网,打造融通大湾区的立体交通网。推进北津港规划修编,加快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升级改造,推动合山机场扩容升级。配合抓好广湛高铁阳东段建设,年内建成国道G325线坪郊至轮水段改建工程,加快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雅韶至山外东段等项目建设,力促沈海高速公路阳东支线项目动工建设,谋划推进阳东城区至沿海高速雅韶出口连接公路(二期)、国道G325线那龙至东城段扩建和国道G228线良洞至雅韶段改建项目。

  对标湾区创优环境。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年活动,学习借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强化政策、规则、标准、机制的衔接,逐步推动阳东办事标准、服务质效与都市圈城市全面接轨。树牢“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理念,完善政府对接联系企业机制,实施服务企业“暖心工程”,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一网通办2.0”建设,优化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二)聚焦制造业当家,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奋勇争先

  打造千亿绿能产业。全力配合市打造中国绿色能源之都,统筹推进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协同发展,抓好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推动通威渔光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促中清智辉、海博思创储能和希培优氢能项目动工建设,推进走马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拓展新型储能产品应用场景,谋划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借鉴珠海5.0产业新空间+绿色能源产业园模式,加快推进绿能产业示范园建设,创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体系,打造零碳产业园。

  壮大百亿优势产业。加快王麻子智造基地建设,推动木森智能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五金刀剪等传统产业依托研发设计、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实现转型升级。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契机,谋划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加快招引电子电器、机械装备和紧固件行业龙头、链主企业,力促凯旋照明、燕丰数控设备等项目建成投产。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绿氢绿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性总部、营销总部,鼓励阳江核电、喜之郎等总部型企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有潜力企业向成长型总部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建强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搭建前期谋划、中期盯引、后期落地的全流程闭环机制,争取全年签约企业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250亿元以上。完善招商引资图谱,瞄准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地区,精准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点产业项目。建立项目投资评估机制,强化项目合同履约监管。全流程为企业项目落地提供贴身服务,推动项目“签约即拿地拿海,拿地拿海即开工”。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面贯彻“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扎根阳东、放手发展。深化链主企业培育工程,支持本土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大“个转企”“小升规”政策扶持力度,新增个转企100家、规上企业30家以上。

  (三)聚焦扩大投资,在推动经济转型提速上奋勇争先

  实施重点项目攻坚。全力推进总投资约948亿元的64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促11个项目建成投产、14个项目建设提速、39个项目动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4亿元。突出抓好道路交通、生态环保和民生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力促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阳东段等项目竣工投用,加快推进灌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200个。围绕政策取向谋划实施一批补短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和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投资。

  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围绕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提振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稳定和扩大批零住餐等大众消费,推动一批有潜力的“限下”商贸企业转为“限上”企业。积极创造消费场景,做旺城区和其他镇区商业氛围,精心打造2-3条特色商业街,争创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鼓励传统商贸主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农村电商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完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谋划推进东平海产品集散地项目建设。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支持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推动外贸持续回升向好。抓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阳东片区建设,推动阳江盘古跨境电商产业园落地建设,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吸引更多资本参与社会建设。

  (四)聚焦百千万工程,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奋勇争先

  推动城区功能品质提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与江城区协同融合发展,高品质打造广雅片区、滨河片区。推动城区向南向海拓展,谋划推进那龙河“一河两岸”建设。持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快兴宁路和雨污管网、城市配电网、智慧停车等项目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深化“六大专项”整治,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区新风貌。

  推动镇域综合实力提升。纵深推进北惯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加快编制实施“一镇一方案”,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持续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支持各镇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依托强镇富村公司,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承担项目建设、盘活资源资产的经营主体,打造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推动典型镇村出新出彩。集中资源推动首批典型镇和典型村建设,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样板。开展“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示范创建工作,谋划培育一批镇域强镇和典型镇村预备队,以点带面推动镇村整体提升。用好驻镇帮镇扶村、“百社联百村”等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力量参与典型镇村建设。

  推动镇容村貌持续优化。推进圩镇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完成“山海渔韵”“漆彩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6个美丽圩镇建设,打造高品质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高地。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房风貌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完成农村公路100公里、危桥改造6座,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区、镇、村、网格四级“田长制”,加大垦造水田管护力度,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谋划建设农业加工产业园,力争建成南药和火龙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湖羊、种鸡等养殖项目建设,推动畜牧产业提级扩能。持续打响益智、南美白对虾、牛大力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擦亮“漠阳味道”“阳东乡味”区域公用品牌。

  推动“东西联动”协作。用好市域内区、县(市)协作机制,促进阳东与其他县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实行与阳西县“一对一”结对,建立健全双方对口部门、对口领域的协作机制,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深度对接,推动县域协作取得实效。

  (五)聚焦人才强区,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上奋勇争先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创建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健全教育集团和教育共同体管理机制,优化提升“三所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扩大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建成塘坪镇中心幼儿园,动工迁建北惯镇中心幼儿园。大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增强高中学校竞争力。高起点规划推进区一职改扩建,着力打造高水平职业学校。实施“新强师工程”“名师工程”,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争取省、市实验室等科创机构在阳东布点,加强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阳东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力争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鼓励企业牵头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农技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小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人才招引培育。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探索靶向引才、柔性引才等新模式,精准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应用型和科技型人才。用好用活引才聚才政策,扎实推进金属制品产业人才集聚项目,联合企业开展人才与产业项目对接、人才培育、人才交流等活动。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发挥人才驿站平台载体作用,解决好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让他们在阳东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抓好新一轮机构改革。配合做好“市直管镇”改革试点。持续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国资国企、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及项目组织实施等改革,谋划实施一批“小切口”改革事项,探索化解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抓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争全年征收土地120万平方米、储备土地100万平方米。

  (六)聚焦蓝色崛起,在发展海洋经济赛道上奋勇争先

  做强海上能源产业。全力推动中广核帆石一、帆石二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促三山岛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动工建设,积极配合和争取更多海风项目竞争配置,加快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型储能”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海上能源产业延链展链。完善电力外送通道,抓好那龙500千伏开关站和500千伏珠西南点对网送电通道改造工程阳东段等项目建设。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优化“一港六园一基地”海洋牧场空间布局,谋划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建设。加快东平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级,增强渔港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南鹏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省级海洋渔业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推广深海桁架类网箱和重力式网箱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推动海洋渔业“由浅向深”“海陆联动”发展。

  发展海工装备制造。积极对接阳江港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北津港片区综合开发建设,谋划布局海上风电安装船、运维船等配套项目,发展海上风电运维产业。围绕海上能源产业延链展链,推动中清智辉海上换流装备制造等项目动工建设。谋划海上能源轻装备产业园建设,引进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风电、蓄能、储能等装备制造产业以及相关配套项目。

  (七)聚焦绿色低碳,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奋勇争先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严格落实林长制,抓好“四旁”植树“五边”增绿,完成林分优化14450亩,新造林抚育9165亩,森林抚育提升33600亩。启动紫罗山森林公园、大八龙山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等绿美示范点。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完成红树林营造1500亩。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行动,完成东平珍珠湾美丽海湾建设。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经开区涉水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抓好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快8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镇区污水管网约243公里,完成120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确保重点河流和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力促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程(二期)动工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深化落实“双碳”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强化节能减排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发展沉香等珍贵用材,做大荔枝、坚果、油茶等特色产业,做强益智、砂仁、牛大力等南药优势林下经济。加快建筑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塘坪镇红五月锅盖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倡导简约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八)聚焦文旅融合,在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上奋勇争先

  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配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及活化利用,支持雅韶村、大澳渔村争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推进大八古城村考古调查勘探。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完成区博物馆、非遗展厅和大澳商会旧址升级改造。

  完善公共文体服务。推进“多馆合一”、星港汇文化创意街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竹篙山、广雅片区文化集聚区。优化提升11个镇综合文化站,力促陈醉故里美术馆布展开馆,持续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深耕“文化走亲”活动品牌,办好莲藕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民俗节庆活动。谋划发展水系休闲产业,争创国家级海钓基地,打造东平滨海旅游休闲运动基地。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竹篙山和那龙河碧道(美的置业段)体育公园建设。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滨海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引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打造东平镇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创建4A级景区,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等4个景区创建3A级景区。统筹各镇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一批乡村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深入挖掘五金刀剪产业文化,谋划打造“刀+文创”产业园,推动羊城晚报艺术创意园落户阳东。

  (九)聚焦民生保障,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奋勇争先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落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加大就业驿站建设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推进就业困难群众帮扶。深入实施“南粤家政”等三项促进就业工程,开展职业培训3000人。落实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兜住社会保障底线。办好市、区十件民生实事。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低保、特困等群体供养救助标准,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快7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镇级敬老院“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推动“长者饭堂”扩面增量。完成惠民安居(五、六期)工程建设,新增保障性住房200套。优化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完成无障碍改造115户。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推进健康阳东建设。完善医疗卫生硬件设施,推动区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加快镇级卫生院升级改造,促进区健康驿站和公共卫生医院等项目动工建设。启动红丰卫生院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完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基层应急救护阵地建设,培训和新增持证救护员2000人以上。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巩固水上安全治理成效,深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应急和消防、森防救援队伍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粤西直升机救援基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践行“马田经验”,推动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平安阳东、法治阳东建设,依法打击电诈、毒品和严重暴力等违法犯罪。强化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促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十)聚焦自身建设,在打造高效廉洁政府上奋勇争先

  以更高站位筑牢绝对忠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不懈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更高水平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公信力和执行力。继续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以更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强化政府工作精准调度,提振事不过夜精神,着力构建无缝衔接、狠抓落实的工作闭环,推动工作作风大转变、工作效能大提升。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质效评高低、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淬炼、政治锻炼和实践锻炼,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压缩政府机关运转一般性支出,传承弘扬勤俭节约良好风气。

  以更高要求抓实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突出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严防“新形象工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加强党性、德政、警示和家风教育,坚守廉洁从政、干净干事底线,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千帆竞,奋勇争先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创先争优,奋力推动阳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3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