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三)坚持在优化供给、均衡布局上合力攻坚、纵深推进,塑强民生服务保障新优势。坚持产业事业融合发展,扎实办好5类23项民生实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以优质供给保障幸福生活。

  做强最优教育品牌。完成连云港路小学、青岛第七中学北楼主体建设,维修改造校舍、场地8处。新增班级33个、学位1500个,建设23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升级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名师培养梯队,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十大主题百条路线百节课程”研学实践活动500场次。创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提升改造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建成4个精品国医馆、4个中医阁,建立“中药配煎中心”。深化医疗健康集团建设,推动集团内三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统一药品目录,建立重点学科专科联盟。实现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60%以上、老年人签约率75%以上。持续开展“三高”患者并发症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健康随访服务。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成2处“五站一会”新型为民服务中心,建设3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推进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建设17处综合养老服务站,实现老年人助餐社区全覆盖,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制度,打造“失能、失智”老年友好先行区。培育养老产业生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探索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推行公益服务助力养老。开展公办托幼一体化建设试点,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1个。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新增就业3.8万人以上,困难人员安置率90%以上,引进大学以上学历人才超1.68万人,持续开展城镇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做优市南区零工之家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以上。建设高校毕业生暨青年人才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打造中山路街区创业生态圈,扶持创业1800人次以上。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

  丰富文体惠民形式。打造文体岸线、文体街区、文体里院,拓展文体惠民空间。推动浮山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建成健身主题广场6处、口袋健身公园2处,增设健身步道20公里,完善健身路径50处,丰富百姓家门口健身场所。建成区美术馆,新增对外开放博物馆2家,提升城市书房服务效能。以群众点单形式举办文化惠民演出、社区电影节等活动140场。

  深化平安市南建设。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大网警战略布局,推广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基础管控中心,升级打造大数据融合作战中心。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推行“警格+网格”融合治理。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攻坚,推进“和解万家”品牌建设。守牢政府、国企债务风险底线,加强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治理。巩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成果,持续提升应急风险防范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双拥共建,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工作。提升统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工作水平。

  (四)坚持在一抓到底、一抓到成上合力攻坚、纵深推进,塑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新优势。一抓到底就是坚持沉到一线,全周期全要素保障抓落实。一抓到成就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工作韧性,把工作成效体现在对经济的真实贡献度和群众的真实满意度上。把狠抓落实作为担当履职的根本标尺,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拓展主题教育深度。做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文章,加强对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出台制度等情况的跟踪问效,盯紧抓实问题整改,集中力量推进专项整治任务,注重上下联动,强化统筹攻坚,务求改彻底、改到位。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媒体、群众意见建议。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工作,防止问题反弹,确保常态长效。

  强化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服务机制。深化“四位一体”资本招商打法,构建“招商中心+专业部门+行业部门+街道+国企”的全要素招商服务体系,探索“12345”全员全域招商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坚持“四个打开”,发挥区街联动合力,深度聚焦业务领域,持续提升项目招引、税源培育、企业服务等专业化水平,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坚持条块结合、片区统筹,成立7个片区指挥部、10个专业推进指挥部,建立“一片区一专班”“一项目一小组”工作机制,高位推进、协同联动、合力突破、高效攻坚。进一步健全国资国企管理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强化精益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风险防控。进一步健全财税管理机制。加强财税联动,创新个性化税源分析评估模式,完善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的预算资金安排和分配制度,更好发挥国家专项债撬动社会资本、激发市场活力作用。

  提升政务服务温度。强化惠企服务举措。动态优化“1+N”政策体系。全省试点“一企一照一码”集成化服务,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全域通办”。深化“135”诉求处置机制,实现企业诉求办理流程互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力做好企业融资、用工、数字化转型服务。面向社会常态化征集、发布市南区场景机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当好企业“最铁合伙人”。提升便民服务效能。发挥12345热线、行风在线、问政青岛、暖南诉办等民意反馈渠道“探头”作用,强化大数据分析,实现部门协同、未诉先办、立转即办,推动“民声数据”向“民生成果”转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8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