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在大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大田县人民政府县长 熊建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大田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工作要求,认真实施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市委“四领一促”工作和县委“百日攻坚”行动,系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18亿元,增长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1亿元,下降19.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1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38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5元,增长6.8%;节能减排降碳年度目标可以实现。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是:
(一)做优产业提质效,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特色农业稳中向优。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83万亩、总产量达8.96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6000亩,撂荒地复垦复耕401.7亩;持续推动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推进大田美人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24-2026年)》,完成茶园改造提升5070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40.5亿元,成功举办2024年国际茶日暨第五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等茶事活动,大田美人茶、大田山茶油首次入选上海“百县百品”名录,《茶叶变“金叶”,托起致富梦》入选《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大力发展槐猪、金姜等农业特色产业,佳阳蛋鸡、青梅产业园等13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桃源镇翁厝村、桃新村,建设镇建忠村,屏山乡许坑村4个村获省“一村一品”专业村,我县入选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新材料两条产业链分别完成产值102亿元、153亿元,同比增长21.2%、8.9%;制定出台《大田县采矿废石及工程建设产出剩余砂石土资源有偿处置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全链条开发,矿产品采选业实现产值125亿元;持续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增资扩产技改项目65个、总投资46.02亿元,聚丰铸造、硅光通讯等21个项目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科达新能源列入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名单。第三产业稳中有进。成功举办大田土堡音乐节等文旅活动50余场次,规划屏吴济、茶乡康养游等旅游路线6条,全县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1%、14.4%;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核销补助金额755万元,举办全闽乐购、金秋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4场,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2家、限上商贸企业30家;做强数字信息产业,“数字阳春”“大田数字城管平台”“大田智网”分别列入省、市级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新增普通货物运输企业9家,客货运周转量14.6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发放购房补贴582万元,举办各类房展会4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狠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招引有质有量。聚焦县域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强化以商招商、田商回归、产业链招商,开展招商引资“八个一”活动,举办各类专场招商推介7次,全年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68个、总投资162亿元,新落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107亿元,项目转化率达61.76%;通过“腾笼换鸟”成功引进总投资15.3亿元的融商新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实现当年度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建设有为有成。坚持领导挂包、专班攻坚,速光5G通讯、乐发体育等157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8.9亿元,科瑞机械、雪山水库等79个项目开工建设,恒之鑫仓储、阳春研学基地等73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宏亿铸件、创跃成机械等1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库、总投资117.4亿元,投资额居全市第3位。项目保障有力有效。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深化“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新批农转用土地303.66亩,完成园区土地平整230亩;开展重点产业链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手拉手”供需对接洽谈等活动,促成54家企业结对签约;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14场(次),达成意向融资35.78亿元;举办招聘会47场,帮助企业招工1415人;落实各项惠企暖企政策,办理退税、减税、降费2.37亿元,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4288户;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拓展推广“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项目审批服务机制,深化“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相关经验做法在《改革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刊介。
(三)统筹城乡优生态,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大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麻纺厂(四期)等3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竣工使用,完成赤岩片区等15个老旧小区和南山路、河滨西路等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均溪城关段生态修复提升(一期)工程有序推进,“第二集美学村”诚毅广场、嘉庚广场等建筑设施建成使用,城市片区更新样板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样板工程;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0.2公里,改造雨污水管网25.1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533个,充电桩550个。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落实“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推进“点线联动”示范提升,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示范创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2057万元;深化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建成美丽乡村庭院954个、美丽乡村微景观280个、美丽乡村公共空间54个、美丽田园18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2个;吴山镇及均溪镇许思坑村、济阳乡济阳村、桃源镇蓝玉村、湖美乡元安村4个村分别入选第二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创建对象,梅山镇璞溪村、奇韬镇龙溪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游古村落·品美人茶”线路入选全省120条乡村振兴精品线路。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河湖长制工作实效,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省、市生态环保责任书通报问题整改,前两轮督察交办的86个信访件和第三轮交办的38个信访件均已办结;扎实推进文江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围绕工业、农业、矿山、生活污染、交通运输、水土流失等六大污染源,成立13个工作组和6个治理组专班攻坚,已完成整治问题污染点81个;稳步推动前坪乡回民铁矿历史遗留废渣治理等3个重大生态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新盈彩铝、康华科技等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5个国省控断面、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Ⅱ类及以上,优良比例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中国天然氧吧”通过中国气象局复查。
(四)改革开放谋创新,发展动能不断释放。改革深度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医改、林改、教改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打造“田医回田”“名医入田”品牌,填补学科空白80余项,惠及患者1.39万余人次,县域就诊率达80%以上,县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落地运营,广平卫生院达国家推荐标准,县中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制发林票4611.71万元,完成林权流转387起、金额6558万元,新增“福林贷2.0”“林票贷”等特色林业信贷产品1.31亿元;深入推进“城乡委托办学”“总校制”办学改革,湖美、吴山2所乡镇中学并入大田七中进行集中委托办学,全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实现“双上升”,实验小学获评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第二实验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企、金融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广度深化拓展。深化与浦东新区对口合作,共同揭牌成立数字史志馆,县总医院与上海东方医院签约共建医联体,屏山生态茶园、翰霖泉森林康养基地入选上海市亲子研学精品线路,新签约万豪铜工艺制品等4个沪明合作项目、总投资6.63亿元;主动对接省直单位挂钩帮扶,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百束之光”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帮扶项目成效显著,福建中医药大学在县中医院设立教学医院;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扎实推进与安溪“八个一”对口协作事项,组织参与泉明两地重点产业链企业供需对接、重点产业链招商活动,成功签约通远阀门等3个项目、总投资12.25亿元;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牵头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海峡两岸共通——美人茶加工技术规范》,组织台湾冠军茶王工艺师协会、苗栗代表团等200余名台胞到大田实地考察交流,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美人茶文创园获评明台交流融合平台。创新力度持续加大。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谋划建设福建大田(浦东)装备制造研发中心,年度研发(R&D)经费投入增幅达33.2%;选认省级、市级科技特派员37名,新增授权专利200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银顶农业、宝山机械等6家企业获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清航无人机获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清航装备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达新能源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五)聚焦民生强保障,百姓福祉不断提升。财政运行稳健有力。制定出台财源培植增加财政收入措施,全力“争份额、借外力、挖潜力”,扎实做好向上争取、产业培育、资产盘活、税收征管等财源增收工作,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7亿元,新增债券资金6.1亿元,置换债4.8亿元,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上解比例从30%降至10%。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农村地区微型消防站建设等3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莆炎高速奇韬互通开通运营,完成国省道改造提升61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县;田安高速项目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已获批并进场施工,下岩水库(枢纽工程区)土地获国务院批复、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均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场所及中医馆完成改造提升,新增医疗床位20张;夕阳红闽中康养服务中心(二期)及8个长者食堂建成投入使用,《创新“五联五保”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促进农村养老公共服务“零距离”》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社会救助人员进一步扩面,新增城镇就业948人;龙舞(大田板灯龙)作为“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子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大田籍运动员林文君代表中国队征战巴黎奥运会,成功举办福建省青少年羽毛球巡回赛(大田站),湖美高才水上皮划艇项目获评市级训练基地;举行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第二集美学村”获评第二批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社会治理安定有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稳步推进“马路市场”“畅通生命通道”、矿山安全、校园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森林防灭火、防溺水等工作,全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5%、20%;常态化推进矛盾纠纷风险排查化解、扫黑除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治理等工作,全县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9.9%,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县人民调解工作室获评省级“银发先锋工作室”,我县获评省第五轮第一批平安县;首批福建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前坪乡上地村揭牌;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地方志、档案、审计、统计、库区移民、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六)提升效能优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永葆对党忠诚本色。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始终确保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深化推广“闽执法”平台应用,完善出台《政府工作规则》《重大决策程序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6件,行政应诉案件5件;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72件,办结率达100%。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开展“下基层、访群众、强治理、促发展”蹲点调研,梳理破解发展难题258个,排查整治风险隐患276个,协调解决民生诉求314项;文风会风持续改善,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印发文件、召开会议、督查检查数量进一步精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便民举措,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受理群众诉求8726件、满意率达99.7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关键领域监管,扎实抓好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审计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同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预算同比下降13.6%。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工作难中求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田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一些经济指标增速不及预期,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兴产业和优质项目支撑作用尚不明显,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利用不够,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风险隐患;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服务意识、担当精神还有不足,办事效率不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持续推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