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力以赴抓招引攻项目
项目建设提速发力。优化周末要素会商机制,累计破解项目堵点问题近百个。建立红黄灯预警机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前期推进流程及要素事项办理指南》,搭建重点项目全流程智慧管理平台。昱城大厦等70个项目开工建设,博盛消防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32个省级、49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7亿元、39亿元,均超时序进度。属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居全市第一。强化项目编报,获批专项债额度6.82亿元,较去年翻一番。
招大引强精准高效。聚焦主导产业抓招商,构建“8+5+X”全员“双招双引”工作体系,坚持每月常态化外出招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暨母基金研讨会、“国际屯溪 京彩未来”等招商推介活动。主导产业孵化基金扩募至6亿元,6个基金招引项目成功落地。累计引进市外投资项目53个,到位资金8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制造业项目10个。推动优势产业“乘船出海”,参加“徽动全球”外资招引活动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长24.75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完善“一图二化三单”工作机制,创新推出“五大专项提升行动”,实现区四大班子领导及区直单位“一把手”包联重点企业全覆盖。认真落实各级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退缓税费超3亿元。在全省首创“达规纳统贷”,在全市首创“惠企政策申报日历”“零距离、帮企办”“跨省通办”等举措,率先实现“一天三证”“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开展“逢7要素直达”“惠企政策微课堂”“营商环境体验官”等活动。新增市场主体5464户、增长15.9%。累计收办企业诉求980个,办结率99.5%以上,营商环境考评保持全市前列。
(三)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创新
开放合作全面深化。全方位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黄党建联建带”项目入选全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秀创新案例,选派93名干部到发达地区开展体悟实训,12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持续发力外向型经济,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34亿美元,申格电子获评“安徽出口品牌”。强化“外脑”支持,与安徽财经大学合作共建“三创”基地、黄山产业金融研究院,与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黄山学院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
改革动能加速释放。创新开展改革攻坚项目“擂台比武排位赛”,谋划实施小微改革63项,推进特色改革15项。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出台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若干举措,组建区国防动员办公室、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推进,全年压缩一般性支出1725万元,盘活存量资金1.25亿元。国资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区国投集团不断做大做强,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全面启动“五经普”工作,清查登记法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总量达40092家,较“四经普”增长29.5%。创新主体加快培育,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签订产学研协议10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实施“知识产权强区”行动,新授权发明专利8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件,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家,振州电子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深化人才强区战略,创新“青创市集”“人才夜市”“百企揽才”等品牌活动,建立柔性人才信息库,屯溪工匠学院正式成立。
(四)持之以恒抓建管提品质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土地收储3宗、出让6宗。率水路二期、红星北路二期基础设施综合改造全面完成,改造提升老旧小区76个,完善8个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居民生活环境“原地升级”。打造“微改造、精提升”项目节点60个,建成方言公园等一批“口袋公园”,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完成8个城区菜市场和11个城市公厕智慧化改造升级,新增停车泊位3183个。传承延续城市文脉,柏树街文化休闲美食街、徽州乡愁博物馆加快建设,隆阜老街跻身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管理不断升级。发布最干净城市“屯溪标准”,建成城市徽客厅示范点18个。常态化开展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专项整治,让城市“烟火气”不扰百姓心。依法拆除违建44处、1513.5平方米。“数字屯溪”驾驶舱建成运行。加强市政园林绿化精细管护,环卫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93.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12.45万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8089.7吨。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江南新城西区入选全省“美好家园”小区,为全市唯一。
生态环保持续发力。定邦河、篁墩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全面竣工,横江奕棋片、黎阳镇境内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23.6亿元的屯溪区EOD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1%,稳居全省前列。河长制全面推行,地表水水质排名全省第一,占川河屯溪段成功创建省级幸福河。县域节水型社会通过省级验收,入选省级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和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松树数量实现“双下降”,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工作在全国林草系统作经验交流。
(五)用力用情抓实事惠民生
民生保障更加暖心。深入实施5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完成民生支出13.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扎实推进就业促进工程,开展“邻工集市”活动,新增城镇就业7128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深化全民参保计划,获全省医保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区称号。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新模式,试点推广村居“救急难”互助社,在全省社会救助现场会作经验交流。城市公益性公墓开工建设。新建老年食堂和助餐点11个,老年助餐34万人次,占全市一半以上,入选全省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区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