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4日)

  (四)奋力打造高标准和美乡村

  深化乡村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紧扣“国际屯溪 乡村都市”总体定位,扎实推进“千万工程”。实现29个村庄规划编制和报批全覆盖。坚持高品位建设,注重乡村建设“点线面”结合,推动“五微”向“五创”“五美”迭代升级。推进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扩容提标,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全面完成示范数字乡村项目、亚行贷款中期调整项目。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从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转变。落实“双百计划”,继续建设一批高品质乡村书屋、乡村咖啡屋。坚持高水平治理,推广“红黑榜”“积分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富民产业。做实基础,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00亩,确保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做强产业,坚持围绕资源引进企业、聚焦特色培育产业,推动“唤醒一个村、兴旺一个产业”。强化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加快花开南溪、瑶干村数字农业等项目建设。坚持示范带动,谋深谋实南溪南国际小村、傍霞运动小村等特色产业村建设,确保每个镇至少打造1个特色产业村,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2个。做深融合,以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县为抓手,促进农文旅体融合,打造乡村旅游“七星链”,建设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做优产品,抢占预制菜新赛道,壮大“一县(区)一业”,臭鳜鱼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增长10%以上。

  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进入“好”等次,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进入全省优秀行列。深化农村改革,完成阳湖镇三充村土地延包试点工作,推广“国企+强村(振兴)公司+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动强村公司实体化运营,全区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稳定在70%以上。鼓励创业增收,大力实施“四乡工程”,引育更多乡村创客、首席服务官。稳定就业增收,继续实施农村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行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培训高素质农民100人,确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跑赢”GDP。

  (五)奋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锐意改革强内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积极探索一批自主改革项目,打响改革品牌。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我为营商环境代言”活动,聚焦驻企服务提质、涉企部门联动、重点企业纾困、营商环境体验官增效四个维度,持续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增便利。深入推进“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抓好权责清单“全省一单”体系建设。丰富“慧黄山”网上便民服务应用场景,打造“昱见你”居民生活服务总入口,让服务更有温度、办事更有速度。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支持区国投集团进一步丰富经营业态,增强造血功能。

  创新赋能增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引导企业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用合作,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5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件。推动产业焕新,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增省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家以上。支持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以上,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以上。推动平台更新,培育建设一批工程研究、研发和工业设计中心,新增省级创新创业载体1家。打好质量、标准、商标、品牌、知识产权“组合拳”,推进“屯溪老街”集体商标申报,力争实现地理标志“零”的突破。扎实开展“五经普”登记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助力高质量发展。

  开放合作添活力。持续放大“国际屯溪”溢出效应,继续做好各类国际合作论坛服务保障。深化与意大利梅里市友好交流合作,推动黎阳镇与英国德比郡贝克维尔镇结成友好交流关系。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全面对标学习机制,强化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温州工业科学研究院等对接合作,打造更多产业协作新引擎。深化与省内外高校尤其是黄山学院的战略合作,打造更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智库合作基地等平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外向型经济总量,组织参加“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和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海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力争开展自营进出口的生产型企业比重达50%。

  (六)奋力擦亮高颜值生态底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落实“五控”措施,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0μg/m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深入开展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大力整治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和季度曝光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建筑垃圾处置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行效能。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巩固农药集中配送成果,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分别达95%、85%以上,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8%、95%。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积极融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推深做实河长制,加快新安江屯溪段蓝藻水华防控、占川河城市内河整治等项目建设,横江屯溪段争创省级幸福河。深化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实施绿美江淮行动,完成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坚决打赢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