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握“三无”“三可”要求,落实“五有”套餐,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所有审批事项办理都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扩大“秒批”“秒办”范围,力争65%的审批常办业务达到最短时限。设立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对破坏营商环境、影响临汾发展的行为施重拳、严惩治。全市域推行“标准地+承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确保一般工业项目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开工。坚持“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民营龙头企业倍增计划,让民营经济在临汾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亮风采。强化政策支持。旗帜鲜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省30条”“市37条”,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坚持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入企服务。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了解民营企业运营情况,常态化开展“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活动,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跟踪到底、解决到位。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用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严厉打击破坏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让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激发民企活力。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家站台、为民营企业家撑腰、为民营企业家办事,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尊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和新时代晋商精神,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化民营经济人士队伍,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深耕主业、坚守实业、开拓创业、追求卓越,打造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
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支持、离不开高标准市场体系支撑。我们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搭建市场大平台,畅通经济大循环,更好对接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做优农业产业、做强农村经济、做靓和美乡村、做好有效衔接,努力走出具有临汾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坚持“特”“优”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总投资100亿元的246个农业项目,当年完成投资33亿元以上,推动全市农业向高质高效高端迈进。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6.66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56.74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1.99亿公斤以上。提升“临汾优选”知名度。完善“能进能出”品牌管理机制,品牌授权企业动态保持在100个左右。强化“临汾优选”包装标识和营销推广,创建产品设计、包装、直播“三大基地”,组织参加各类大型农业展会,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发展“智慧农业”。重点推进曲沃、隰县创建智慧农业示范县,打造10个智慧农业示范区;持续做强智慧梨果、智慧菜谷、智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施北京优炫(吉县)苹果大数据云平台等项目,实现“种管收加销”全产业链智慧化。构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布局乡村e镇、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深度融合,让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更加通畅。
持续做强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依托市村发集团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与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合作,深入开展集体资产“清化收”回头看工作,全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8亿元。深入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倍增行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通过“临汾优选”全面带动、道地药材靶向带动、特色农业延链带动、专业镇示范带动、新业态引领带动,培育加工、设计、包装、仓储、运输及销售等关联产业,全年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入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着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指导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年新认定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各10家。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加快推进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试点建设,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1万户,力争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完成5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任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庄数量达到500个;持续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选活动。加快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扭住防止返贫底线任务、带农增收中心任务,持续提升防返贫监测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等工作成效,千方百计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推进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增效,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5个,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各位代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我们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努力绘就平阳大地乡村发展新画卷!
(八)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国土空间规划领导小组、城市“规建管运”领导小组作用,聚焦宜居、韧性、智慧,努力打造儿童、青年、老年全龄友好型城市和休闲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