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5日)

  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我们要聚焦“七有”“五性”,以办好民生实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等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品质,着力解决平谷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普惠全区人民。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这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平谷虽然经济体量不大,但是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找到了建设高大尚平谷这个切入点。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我们要奋勇争先,为首都农业现代化闯出一条新路,切实扛起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以“自信自强、敢为人先”的状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精气神和硬作风。

  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农业科技创新加速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绿色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平谷路径与范例。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和主抓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坚持底线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钉钉子精神着力破解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矛盾症结,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与挑战,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掌握战略主动。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持续深化工作的基本方法。

  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全区各项事业发展。以系统的观念和方法统筹考虑高大尚平谷建设,聚焦“三个打造”,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农文旅结合、统筹宣传与招商、统筹基层治理,抓好各方面各层次要素优化整合,全面提升发展环境,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向统筹要效益,这是我们提升工作水平的精要所在。

  我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凡事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跳出平谷看平谷,切实把平谷工作放到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中进行定位和思考,聚焦“五个牢牢把握”,对标国家和首都发展需求,紧紧围绕“五子”联动,谋篇布局我区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在大处着眼,在全局中谋一隅,这是我们抓工作必须秉持的站位。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紧扣“五子”联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高大尚平谷建设,努力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左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等指标落实市级要求。

  重点落实好以下十一方面任务:

  (一)守好绿水青山,筑牢首都东部生态屏障。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不断补齐生态短板,释放更多生态价值。

  狠抓生态治理。推进中央和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第二批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PM2.5与臭氧协同管控,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提标改造洳河等3个污水处理厂,推进国、市考核断面水质稳步提升。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修复,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管。

  提升生态品质。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严守“三区三线”[9]划定成果,优化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完成3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涵养地下水,推动干渠修复及水系贯通,开展跨区域水系连通规划研究。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复查准备工作,建设公园城市,抓好3万亩生态林抚育,加快小微绿地公园建设,推进“绿地连片、绿道联通”,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果。落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路径,探索建设碳智汇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展“零碳村”“零碳园区”试点。提高生态桥治理工程运营质效。落实节水条例,发展节水农业,倡导全社会节约用水。

  (二)坚定不移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以升建国家农高区为引领,强化农业中关村品牌定位,推动农业科技在平谷转化运用,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板块。

  加强顶层谋划设计。启动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研究制定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深化与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合作共建,充分用好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和十条措施,制定实施平谷区推进落实具体措施,强化金融等重点领域规范服务,用好科创基金,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0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