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7日)

  (五)坚持建管并重,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山海关场景的形象品位。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系统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更新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面貌。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通盘考虑城市更新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全域资源,用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做优做活低效存量土地。扎实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用地布局研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动态储备产业用地1000亩,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东部现代新城。优化沿海片区布局,推动山海关一级渔港及配套区建设,加快发展水岸商街、度假酒店,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依托大樱桃等产业,打造生态型特色乡村。借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挖掘“两山”旅游资源,重点实施三道关观光电梯等旅游项目,推进国家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整合。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积极配合遵秦高速施工,高标准完成遵秦高速与秦山公路连接线建设,确保全线顺利通车。提高城市通达能力,实施石河东路与G102国道连通道路工程,启动实施石河东路慢行道改造(一期)工程,建设正惠南路、正兴街B段,实施关城东路(刘道庄段)道路加宽工程。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地道桥以北片区雨水管网改造、潮河四炮台段河道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平安里、清真寺片区等易涝区域管网改造、古城内雨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推动城市更新,加快大北园安置房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董庄、城市北部片区安置房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谋划启动道南、侯庄、申庄集中安置区项目,坚决破解城中有村、村中有城难题。

  做好城市精细管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全民洁城行动。系统实施环境卫生、外溢经营、私搭乱建、户外广告和门店牌匾等综合治理,创建关城南路、关城西路、石河东路“四化”样板街。全面推进新改建公厕、改造提升城区转运站为主的环境卫生改善工程。加快推进环卫数字指挥系统建设,提升市容环境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实施关城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建设港山大街东段口袋公园、富力金禧东侧海绵公园,启动石河大桥和石河东路亮化项目,打造重要节点精品景观。

  (六)推进“三农”工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海关场景的示范样板。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精特色农业产业,做深农业农村改革,做细农村治理文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构建特色农业格局。狠抓粮食生产任务指标,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山海关大樱桃地理商标保护力度,以琳海生态、苍宇农业等重点龙头种植户为依托,投资2300万元建设大樱桃示范种植基地2个。提高大樱桃特色产品附加值,依托山樱生态和樱韵酒业拓展大樱桃深加工,投资1.5亿元新建樱韵电商产业园,打造集直播电商、先进制造、展览中心、物流仓储于一体的综合性酒类电商示范园,全面拓宽全区大樱桃网络销售市场。完成北街—北营子、团练—沟渠寨等10个村庄连通的5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持续发展壮大“三桃一菜”特色农业,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4%以上,食用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力打造特色农业样板区。

  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细化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办法,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巩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区成果。充分发挥农村改厕“五项机制”效能,推进农村厕改后续入网落地落实。提升资源无害化处理利用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5%。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工程,扎实做好10个村庄污水治理,着力打造孟家店、小湾、关门口等11个省级美丽乡村。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落实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保障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升流转效率效能。完成农村集体产权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对接,推动农村工作信息化改革。鼓励农民发展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加大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村攻坚力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厚植农村实用人才,每百户至少有1-2名示范能力强的带头人。加强与农科院所交流对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全面带动乡村振兴。

  (七)聚焦环境优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山海关场景的生态根基。深化污染联防联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大气治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治理行动,加强施工工地、道路、裸露地面扬尘综合治理。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燃放,减少污染排放。强化VOCs夏病冬治,实行错峰错时生产。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完善“一厂一策”减排措施,指导企业提前调整生产周期,动态更新重点区域污染源清单,提高精细化管控水平,确保完成全年空气质量改善任务。强化企业环保绩效管理,完成乔氏台球、桥服铁路器材绩效评级“升A晋B”。

  强化水污染防治。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推进水源地应急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开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和内源污染治理,持续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开展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提高旅游旺季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水平,确保石河及石河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潮河水质稳定达到Ⅴ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海水浴场及周边海水水质保持在Ⅰ类标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0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