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提效能。突出“四敢”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摆脱“过去就是这样,现在只能这样”的思维定势。大兴学习调查研究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深入开展整治“吃拿卡要”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优环境。健全完善“1+N”抓落实工作机制,发挥督查“利剑”作用,用好“13710”线上督办平台,加快形成“有安排、有行动、有效果、有反馈”的抓落实工作闭环。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着力营造敢担当、善作为、重落实的浓厚氛围,确保中央省市和河津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严明纪律守底线。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瞄准重回“全国百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万众一心、务实苦干,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河津篇章!
名词解释:
1.五抓一优一促: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2.五先协同、三动融合:党建争先、转型率先、改革抢先、民生优先、实干当先,创新驱动、项目带动、环境促动。
3.“1+6+3”项目推进机制:1个总指挥部牵头抓总,6个副市长挂帅6个分指挥部攻坚,服务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3个专班分类推进。
4.“1311”重大工程项目:以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牵引,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牵引性强、战略意义重大的100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重点推进带动性强、示范意义重大的100个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促进运城市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5.三个一批:开发区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6.稳经济“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帮政策落实、帮要素保障、帮“双招双引”、帮解决难题、帮产业链培育、帮优化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稳住经济基本盘。
7.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8.“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运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焦化500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材5个100亿级产业集群。
9.“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合”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汽”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是生物医药大健康、“材”是新材料。
10.双十工程:十大产业类项目分别是:铝精深加工项目、精细化工项目、碳基新材料项目、煤炭升级改造项目、精品钢项目、铝基新材料项目、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能源升级建设项目、物流港项目、数字经济项目。十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分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沿黄环境整治项目、沿汾能力提升示范带项目、全域旅游项目、城市提升改造项目、城乡环境提升项目、医疗能级提升项目、城市更新项目、教育能级提升项目、城市功能建设项目。
11.四个不摘: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不摘监管。
12.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3.县管校聘: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权归县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和编制数量按程序进行聘任。
14.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5.一山两河:一山是吕梁山,两河是黄河、汾河。
16.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7.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8.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9.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1.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2.四敢: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