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推动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加大培育力度,完善市场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全面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全力以赴推进惠企助企。抓住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紧跟国、省相继出台的惠企助企政策,梳理制定企业、项目、平台等政策汇编,加大宣传解读力度,精准匹配、及时推送,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增强市场主体的生存能力和发展信心。健全常态化入企服务机制,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企业”系列活动,“一企一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平台。着力打造乡村e镇,推进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体系贯通发展,统筹建设县级公共仓配中心,推动乡村服务站(点)全覆盖,新培育乡村e镇8个。建设高水平双创平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新型研发机构5家。加快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推动一批星级酒店、精品民宿、特色文创、现代演艺、工美非遗、康养等市场主体集聚发展。支持原平市打造城乡文旅会客厅。支持定襄县打造智能智创服务会客厅。
瞄准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三无”“三可”要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确保营商环境评价18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实营商环境3.0版改革,推动“五有套餐”全面落地。推进审批服务由“一枚章”向“一件事”转变、项目建设由“领办帮办”向“全代办”转变,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好服务。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完善准入、审批和激励惩戒机制。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探索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不动产“带押过户”“房证同交”“地证同交”等改革力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协调配置效率。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支持县域商业体系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专业化交易平台。优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各级各类企业参与和制定行业标准。提升行业企业监管精准度和有效性,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不失时机推进消费扩容。落实落细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的相关政策举措,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巩固“晋情消费·乐购忻州”系列促消费活动成果成效,积极承接旅游消费释放,及时调整政策举措,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无接触消费等新型消费。扩大消费品供给,支持各类商贸企业开拓消费市场。继续实施消费提质扩容升级行动,持续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持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打造一批重点商业圈和特色街区、“夜经济”集聚区,不断提升城市“烟火气”。
(五)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抢抓全省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紧跟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规划建设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产城融合,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共进、加快发展。
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高质量发展。加大资源要素统筹力度,适度超前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动各项规划落地实施。发挥一体化招商联动效应,招引、培育和落地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太忻数据流量谷建设,倾力打造数字经济的场景地标、数实融合的示范标杆,努力建设“两个转型”的先行区,为全省吸引京津冀地区海量数据和大数据业务迁移贡献力量。高标准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提升与太原产业协同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的融合度,发挥优势之长、增强协作之力、释放融合之效,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加快建设秀容新城。围绕“一心两核、三轴六片”规划布局,突出产城融合、项目支撑,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更好发挥综合效益,全方位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以雄忻高铁为战略支点,加强与京津冀、雄安新区产业对接,不断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实施秀容大道、忻奇快速路等7条道路新建工程。加快东部排洪渠、南云中河东延生态修复治理等16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17.5公里。高品质建设牧马河生态公园,布局实施城区6个口袋公园建设,同步配套完善其他市政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市委党校新建项目。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忻州古城特色风貌整治,抓好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试点,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最优的精品城市。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忻定原同城化,构建雄忻和沿黄两大城镇带,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城镇群提质提速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绿色低碳县城、完整居住社区试点,全方位构建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支持神池县创建省级“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县”。依托特色产业、风貌和文化,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短板,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六)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改革质效,拓展开放深度,广泛聚集发展新动能、打开发展新空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巩固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纵深推进提质增效和扭亏减亏专项行动。加快市恒力机床、正通铁合金公司转型改革进度。稳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推动国有企业辅业整合、经营机制转换,不断提升发展效益和盈利水平。推动市农业投资开发公司启动运营,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为全市国企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污水处理运营机制改革。健全国资监测体系,提高数智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