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9日)

  三是切实为各类企业做好服务。健全完善与驻区中央、市属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沟通联系机制,抓好重点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落户西城。继续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区域建设和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促进产业发展各项政策,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整治,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着力打造现代化精品城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牢固树立城市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努力建设生态优美、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管理有序的现代化精品城区。

  一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制定全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启动编制生态环境建设全域规划,开展“一核一带多园区”等重点地区环境建设规划研究。推进“绿道”二期工程,完成文保区环境景观提升重点任务。采取规划建绿、拆违还绿、多元增绿等多种形式,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新建改建绿地20.44公顷,新增屋顶绿化3万平方米、垂直绿化5000延长米。继续实施架空线入地工程,抓好10条精品街巷胡同整治,推进废弃油脂及餐厨垃圾专业化收运工作,完成52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达标体系建设。加强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目标考核,启动能源监测平台建设,抓好低碳改造试点项目,引导重点单位开展节能改造。认真落实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加强PM2.5监管,完成1.7万户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做好什刹海水质监测和水环境治理。

  二是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配合做好地铁7号线、16号线建设工程,加大新街口北大街、西直门内大街等8条市政道路征拆力度,启动西黄城根南街道路建设。继续抓好道路微循环改造,实施前半壁街、右安门内西街等40条道路大中修,完成56处道路积水点整修。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完成枣林前街等30条道路地磁感应装置埋设工作,建成区交通运行监测调度分中心。加强静态交通管理,推动5个立体停车楼(库)、3个临时停车场建设,实施16个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增量改造,探索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增建停车设施,推广“四管治两小”停车秩序管理模式。倡导绿色交通、文明交通理念,改善城市慢行系统,推进自行车公租点建设。提高水电气热保障能力,抓好菜市口等区域变电站建设,完成48条街巷胡同管线新建改造任务。

  三是强化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研究建立城市安全运行指标体系,全面梳理掌握地下管网基础数据,切实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细化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消防、民防等设施设备和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应急演练,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建立责任追溯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成立区、街两级综合执法管理委员会,建立执法力量统筹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水平。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逐步理顺条块关系,充分发挥街道统筹辖区发展作用,形成城市管理的整体合力。深化“四位一体”城市管理模式,发挥城市管理联席会议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探索胡同精细化管理和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加快智慧西城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让市民享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果。

  (三)着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切实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深入推进“文化兴区”战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大力发展创意文化,进一步增强区域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充分发挥区名城委统筹协调作用,完善社会多元参与的保护机制,打造名城、名人、名业、名景系列品牌,提升整体保护水平。探索建立名城保护责任建筑师制度,完成法源寺等文保区规划编制。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深入推进“文道”建设,启动燕翅楼复建等项目,完成天桥历史文化景观工程。抓好陟山门周边等区域综合整治,继续推进杨梅竹斜街等保护修缮试点。启动粤东新馆腾退修缮,提高会馆保护利用水平,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和传承基地建设。

  二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和公共文明引导工程,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中心建设,推广“一街一品”模式,办好西城文化节、市民戏剧节等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多样化的休闲运动,着力打造“十五分钟体育生活圈”,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作用,推进琉璃厂、新华1949等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产业项目,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率。积极构建文化金融创新中心,推动文化创意项目展示、储备及交易平台建设,培育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稳步实施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统筹利用文化资源,开发以西城区为背景的原创作品,不断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着力改善民生、创新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健全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好重点民生问题,努力让居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是促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校校精彩、人人成功”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教育集团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实施特色改革实验项目,完善特色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家工程,新建8个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西师附小等9所学校翻建、5所幼儿园改扩建工程。促进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区属公立医院绩效考评体系,开展全科医师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启动“卫生监督进社区”项目,加快公共卫生大厦、家庭健康保健中心、丰盛医院等项目建设。抓好科技示范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推广长安幸福家园和展览路新希望家园服务模式。巩固和扩大全国双拥模范城(区)创建成果,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45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