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街镇作用。强化街镇经济功能,释放发展“镇”能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添秤”。强化分类推进,推动林亭口、大口屯、口东、郝各庄、大钟庄、方家庄、宝平、钰华、海滨、朝霞、潮阳、周良等12个镇街强化发展,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其他各镇街也要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竞相发展,为全局贡献力量。推动各街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壮大经济实力,努力打造一批富有活力的农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完善政策体系,支持街镇与开发区协同发展,借助开发区载体平台,积极引入各类资源项目;鼓励街镇强筋壮骨,谋划实施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项目;优化街镇财政体制和税收分成体系,增强街镇造血能力。强化考核和结果运用,引导街镇提升抓发展能力。
二、聚焦扩大投资,在项目谋划储备建设上精准发力。坚持项目为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打好打赢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攻坚战。
开足马力上项目。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强化项目谋划,坚持扁平化管理,发挥项目谋划专班作用,聚焦国家政策支持领域,聚焦宝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所需,靶向发力,统筹全区资源,对全区性、行业性、领域性项目进行系统谋划,重点谋划高铁站前区、乡村振兴、园区基础设施等3个百亿规模项目库,年内形成不少于1500亿元规模的谋划库。强化项目储备,坚持引育结合,精细梳理,深入做好项目筛选工作,指导企业做好策划论证、项目包装等前期工作,年内形成不少于1400亿元的储备库,力争项目转化率达到35%。强化项目建设,坚持顶格推进,健全责任链、工作链,高频次、高效率开展项目调度,落实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强化用地、用工、融资等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年内着力推动248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紧锣密鼓强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战略性工程,统筹全区力量,采取内选精兵、外请强将、市场合作等方式,将招商人员规模扩大到200人,建强招商队伍。强化精准招商,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行动,紧盯北京和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链,用好“专业突击队+大兵团作战”模式,着力招引龙头引领型、强链补链型项目,加快发展资源占用少、产出效益高的服务型总部型项目,争取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不断提升招商质效,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80个,实际利用内资不少于180亿元。
三、聚焦城市建设,在提升品质形象上精准发力。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新城。
塑造城市新貌。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启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完成高铁站前区发展规划编制并推动加快落实,加快构建宝坻新城“一体两翼、南跨北扩”城市空间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更新,提升改造老旧小区3.3万平方米;新建一批口袋公园、绿地公园,开放了凡公园,实施朝霞路、北环西路、建设路绿化工程。坚持以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巩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果,实现国家卫生镇创建全覆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实施智慧停车项目,科学施划路侧停车位;稳步推进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大脑”。建立健全违章建筑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让城市更智能、更规范、更整洁。
彰显城市特色。乘京唐、京滨高铁开通运营之势,围绕打造区域交通枢纽,着力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努力让交通更顺畅、出行更便捷。重点实施通宁公路新建、宝武公路改建等主干道路工程,谋划推进新开口路、曹三路等工程,扩大对外连通;加快望月路等17条市政道路建设,推进钰华街、西环路2座潮白河桥梁建设,打造高铁宝坻站—中关村科技城车路协同智慧公交示范线路,进一步优化宝坻新城外环线和高铁站前区等重点区域道路交通,顺畅区内交通。围绕打造区域商旅枢纽,着力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努力让商气更旺、人气更足。支持商贸、文旅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万科广场、天赋源二期开业运营,加快吾悦广场、康万佳商业中心建设,实施北城康养基地项目,加快打造潮白河商旅聚集载体,培育消费品牌;发挥区供销社“全国百强社”带动作用,将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覆盖率提升到90%以上。支持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壮大,力促华广冷链贸易金融产业园、宜家配送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提升消费层次。年内,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
四、聚焦乡村振兴,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精准发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扛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宝坻样板。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8万吨以上。推动康嘉生猪和广源第二个“百万蛋鸡”大型养殖基地稳步投产,提升保供能力。强化特色产业支撑,深入推进小站稻振兴,建设优质小站稻原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实施小站稻“收储+”项目,稳定47万亩小站稻种植规模,加快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三辣”唤醒计划,全年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实施“美村秀带”农林融合示范项目,推进葫芦窝、董塔庄等特色旅游村改造提升和潮白河渔生态小镇、欢喜庄航空文化小镇项目,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提高北斗导航智能化无人插秧等技术应用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完善产销供应体系,新培育2个“津农精品”品牌,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创建农产品综合商贸中心,发挥供销社在两大循环中的作用,推广农超对接、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产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