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规划引领、疏促建管,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五里坨、广宁和首钢北区街区控规获得批复,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特钢等5个街区控规编制有序推进。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完成21项市级任务、50项区级任务,实施留白增绿5.9公顷,新建便民商业功能网点18个,通过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复评。启动黄庄村棚改项目,完成衙门口棚改项目征收。6个地块入市交易,完成土地供应27.49公顷。城市更新深入实施。开展77个城市更新项目,5个项目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推进79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加装电梯43部,改造供水管线46.2公里。制定巴威-北锅更新改造及11个低效园区和楼宇改造提升方案,完成世纪盛达园等6个改造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完成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实施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工程,地铁11号线建成通车。开工建设衙门口六号路等15条道路,建成古城西路等8条道路。实施3项输变电工程,推进鲁谷北重供热厂供热调峰工程,加快石景山水厂配套管网建设,金安桥雨水泵站主体完工。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推进5处密闭式清洁站建设,完成衙门口、南山场站环境整治提升。新增停车位5000个,完成5项道路疏堵工程,推进2个公交场站和2个地下停车库建设。新建62座5G基站,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建设6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74个政务云平台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中心城区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公园绿地社会化养护管理试点,实施揭网见绿150.47公顷,建成13个公园绿地。深化“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推进人民渠西延和永定河综合治理,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20家单位参与碳市场交易。
(五)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办好40件民生实事和67项济困工程,救助各类困难群众66.48万人(户)次。实现再就业7520人,登记失业率为3.37%。创建9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基本建成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站,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新增1家托育机构,全区托位总数达到1000个。建成7863套政策性住房,配租663套公租房,备案家庭总体保障率提升至56%。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推进金顶街小学、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新址)建设,引进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合作办学。新增2所普惠性幼儿园、510个学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11所学校试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516名教师完成交流轮岗。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示范区建设,双减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施“颐养工程”,建成4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5个养老助餐点位,2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长护险参保人数增至46.2万人,家庭照护床位达到500张。推进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会化运营,为1.17万个“三失一独一高”老年家庭提供优质服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石景山医院被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完成整形外科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五里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10间负压病房,“信用+医疗”服务机构达到15家。加强分级分类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打造32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9个街道全部创建北京市卫生街道。接诉即办取得实效。创新双派双考、平行多派、一码通等工作机制,深化“热线+网格”融合,完成20个主动治理项目,设立1000万元应急处置资金,妥善办理群众诉求15万余件。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高标准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127个社区获评“达标社区”,创城综合考核成绩排名全市第一。深化社区服务改革,实施“优才计划”,拓展石景山“老街坊”品牌,认定“品质社区”45个。持续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垃圾分类考核排名中心城区第二,物业管理“三率”超过94%。平安石景山建设取得实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区公安分局蝉联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石时解纷”品牌受到全国关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点企业全部纳入风险预警。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维护粮食安全。开展城市安全运行百日行动和交通、燃气、自建房等15项安全整治,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社会局面保持和谐稳定。
(六)依法行政、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28个审计项目。自觉接受区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建议157件、政协提案225件,办成率81.9%。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51次,集体研究重大问题326个。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做好政务公开、行政复议、出庭应诉等工作,预付式消费监管“石景山模式”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加强财源建设,落实38项财源建设重点任务,压减非必要一般性支出,全面推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统筹市区资金1.5亿元,实施72个支援协作项目。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举办全国首次社会化拥军服务成果展交会。支持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做好统计、史志、档案、人防、保密、外事、对台等工作,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世纪疫情起伏反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取得的,十分不易、难能可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带领全区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向关心支持参与石景山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受疫情冲击,部分人群收入减少,社会消费意愿偏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稳增长稳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创新发展生态仍需优化,产业转型步伐亟待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更新力度需要持续加大;民生领域仍存短板,“四老四少”问题有待突破,“七有”“五性”指数还不高,住房、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差距,民生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还不完全匹配,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精神还有欠缺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