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0:文化发展重点工程 |
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区文化馆、图书馆、镇(街道)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文化惠民一卡通工程、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等。 传统文化创造工程:松鼠娱乐、正映影视、永映数字科技等文化创意产业公司。 文化事业提升工程: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为抓手,完善区、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馆、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 文商旅融合工程:十里江湾公园项目,滨江松鼠小镇项目。 “文化+体育”工程:开展文体消费惠民行动,发放各类文体活动消费券,撬动居民文化消费热情,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文化+公共服务”工程:引导建设具有弋江文化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将弋江文化元素楔入电影院、文化站、公园、公交站等设施建设中。 |
第六节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长三角地区体育发展特色基地。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区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水平,推进社区笼式多功能体育场和室内健身房建设,重点建设中小型、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多样化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建设全民健身绿道,完善“十里江湾”公园体育活动设施,探索城南圩堤与马拉松赛道融合。推进体育公共资源均衡发展,加快“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创新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开展趣味运动会、全民跳绳比赛、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太极拳(剑)等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城市之间”篮球赛、“快乐行走”大型健康公益徒步活动,丰富全民健身品牌系列活动,打造不少于5个运动项目的群众体育联赛和全民健身运动会。力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8%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启动“智慧体育”建设,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健身。加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技能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推动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健身、体育赛事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咨询培训、体育休闲、场馆运营等行业。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形成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奥体公园二期建设,提高芜湖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芜湖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服务配套设施的软硬件水平,举办高端展会和国际会议、重大体育赛事、国际性演艺活动。积极发展体育休闲业,重点发展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赛事业。利用城市边角地、工业园闲置厂房和商业综合体,引入时尚体育运动项目。探索“体医融合”“体教融合”的科学健身新机制,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专栏21:体育发展重点工程 |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足球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推进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建设等。 健全体育网络工程:完善区本级、街道、社区三级组织管理,到2025年,全区共组建体育社团10家以上,培育晨晚点体育团体50个以上。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加强居民健身设施建设,新增5处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所。 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着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到 2025 年,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力争达到35人/万人,确保全区各社区范围内有 10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工程:加快全民健身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奥体中心、安师大体育学院、城南圩马拉松赛道等体育设施建设;推进镇(街)、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打造10分钟健身圈。 |
第七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共筑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调整各类社会保险的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完善职工、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安全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构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有机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力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工伤认定、工伤康复与劳动能力鉴定衔接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生育保险经办服务水平。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改善供需关系,加快商品房去库存化。提高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改善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居住条件。推进人才保障房、公共租赁房、品质商品房建设,加快人才公寓、老年公寓、农民工公寓建设。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后续管理。引导房地产投资转向保障性住房,加快一品水岸(创业公寓)、圣庭湖畔等安居工程建设。坚持保障房“租、售、改”三位一体改革,健全保障性住房质量检查和跟踪监督制度。稳步推进保障房货币化安置改革,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众面,加快城乡危旧房改造。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救助,建立以“低保”“助医”“助学”“助老”“助残”的困难群众基本保障体系。加大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力度。推进低收入家庭动态管理和人户分离人员双重管理,确保各类社会保障、救助和福利政策公平实施。完善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政策,设立社会救助扶贫公益基金、组建慈善救助机构,健全流浪乞讨和生活无着人员三级救助网络。实施综合医改救助、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意外伤害救助等托底政策,全面开展社会救助绩效考评工作。搭建政府部门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贫困农户救助需求相对接的信息平台,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
提高社保管理水平。理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提高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建设一批专业化、高标准档案库房,建立分级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的档案管理机制,支持档案转递线上申请、异地通办,逐步形成实体档案管理中心化、窗口服务多点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格局。加快窗口正规化、前台标准化、服务礼仪化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系统学习,培育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标兵能手。推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构建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社保服务新格局,努力为城乡所有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以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以服务促进健康养老,探索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医养结合模式,构建“区级养护中心、社区照料中心+N个农村老年之家”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养老服务公益行动,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推动养老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支持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城乡居家老人,强化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发展智慧养老、康养联合体等新业态。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
专栏22:养老服务重点工程 |
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建设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及村级养老服务站全覆盖。 普惠养老城企联动:引入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扶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龙头企业,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评估认证等方式,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全托床位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养老机构向社区开放就餐、娱乐、医疗、日托、看护、慰藉等定制服务。 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利用现有资源,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康复、膳食营养等健康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依托职业院校、市属医院和知名养老机构建设一批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持续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师、老年医学、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才培训,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提升机制。 |
第七章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施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弋江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长江流域生态圈。
第一节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长三角地区生态宜居示范区。
加强水污染防治。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严格把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持续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行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深化河(湖)长制管理机制,加强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长江、青弋江、漳河、荆山河、“三湖一坝”、天子港、元亩塘等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治理机制。加强雨水吸纳、蓄渗、缓释和再利用,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循环利用率,确保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布设,巩固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成效,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源头管控,建立水陆空立体污染源监控网络,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机制。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大力推进以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治理等为重点的“五气共治”,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推广绿色低碳交通,完善餐饮及其他生活源废气污染防治,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
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开展全域“无废示范区”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进白色污染治理、固废治理,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运行体系。加强“小型压缩站、垃圾分拣站、运输车辆停放场地、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的扩容和建设。有序推行餐厨垃圾就地处置,集中整治居民小区的脏、乱、差现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构建智慧环卫平台,提高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水平。
提升城区绿化水平。突出临江、靠湖、拥山、带河特色,重点推进长江南路、花津南路、九华南路、峨山东路以及“三湖一坝”、“三山一圩”、“两江两河”(长江、青弋江、漳河、荆山河)等绿化工程,提高绿隔地区绿色空间连续性。持续推进以市容、市政、绿化为主的街区品质提升,推动公园广场绿化、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综合发展,新增和改造5处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功能完善的郊野公园,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空间布局。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改造的绿化配套,健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协同推荐的体制机制。力争“十四五”末,城区绿化建设新增提升面积累计达1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绿地率达4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7%。
专栏23: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重点项目
黑臭水体澛港水系示范项目,黑臭水体(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垃圾分类一体化项目,三个全覆盖中控系统项目,餐饮油烟在线监测项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白马灰山矿整治项目,天子岗环境提升项目,元亩塘环境提升项目,污水管道项目,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等。
第二节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倡导和实践节能、环保、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打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典型区。
持续推进节约能源。坚持节能优先,严格执行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突出低碳化、循环化方向,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加快行业共性节能技术应用,推广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动基础设施共享、污染物集中处理,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完善产业、产品节能标准体系,加强各个环节资源节约、防污减排。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落实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全面推进节约水资源。集约节约水资源利用,加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强化建设项目与规划水资源论证。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前提,以改革居民用水计价方式为抓手,发挥阶梯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优先保证生活用水,优化配置生产经营用水,保障供水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合理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目标,严格开采与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展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构建涵盖制度体系、指标体系、工程体系、监管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等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
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建设用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鼓励低效用地再开发,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资源集约”的思路,实现从单个招商向集群招商转变、从独立招商向合作招商转变、从项目招商向园区招商转变,形成“土地—产业用地—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城市基础行政管理和社区规划相统一的模式。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建设生态型现代化高新区的要求,落实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任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的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利废环保型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进循环化改造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工业余热、余压、余气、余水等回收利用,积极研发和推广绿色节能、低碳运营和循环发展新技术,降低企业在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保护型旅游业。
开展绿色生活行动。鼓励绿色交通出行,加强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体系建设,加快“绿道”及自行车道的配套建设,建设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推进低碳示范社区创建,支持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引导市民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倡导居民自觉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积极推动办公低碳化,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构建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量排放的办公模式。坚持宣传引导、经济调节、示范带动,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完善网络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