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

  11.完善儿童安全监测机制。建立儿童安全统计大数据。通过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社区、司法机关等多渠道收集儿童伤害数据,促进数据规范化。建立多部门、多专业参与的儿童伤害数据共享、分析、评估和利用工作机制。

  12.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落实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保护责任,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儿童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依法惩处利用网络散布价值导向不良信息和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加强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和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规范管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依法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儿童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加强网络语言文明教育,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实施国家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加强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

  (三)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6%以上。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

  3.适龄儿童普遍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适龄儿童普遍接受高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5.保障特殊儿童群体受教育权力。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巩固水平进一步提高。

  6.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6—14岁儿童全面接受少先队教育。

  ——小学阶段分批入队、全童入队,增强少先队员荣誉感。

  ——初中阶段做好团队衔接,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7.以提高儿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儿童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8.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减轻。

  ——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加强,营造友善、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提升智育水平,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建设体育美育特色学校、工作坊、示范县区等,深化体教融合。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创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实验区。

  2.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重中之重。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各教育阶段财政补助政策。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

  3.提高儿童科学素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开展学前科学启蒙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完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大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的覆盖面和实效性。鼓励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社会协同,注重利用校外场所开展校外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加强专兼职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科学教育质量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监测评估。

  4.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加强家园、家校协作,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中小学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活动,引导家长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友善、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统筹社会教育各类场地、设施和队伍等资源,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社情、民情。鼓励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广泛深入开展校外教育理论研究。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科协、关工委等组织的育人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合力。

  5.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基本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新增资源重点向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倾斜。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和办园结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每个街道至少办好1所优质公办中心幼儿园。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非营利民办园收费监管,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注重科学保教,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保教质量监管和业务指导。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4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