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9日)

  (四)坚持投资带动、消费拉动,在推动经济增长上打开新局面。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发挥项目在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投资和消费互促,推进经济稳进提质。

  精准谋划项目。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聚焦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项目动态管理和定期调度,做细做实前期工作,确保储备项目投资支撑率达120%以上,年内入库项目总投资400亿元以上。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专债、超长期国债及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资金12亿元以上。

  大抓招商引资。围绕“5+2”产业体系,全面梳理上中下游产业配套情况,高质量建好“一图三清单”,按图索骥、挂图作战,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招引落地一批链主企业、优强企业,力争招商引资总量、质量实现新突破,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省外国内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优化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及项目落地转化机制,完善考察洽谈、评估签约、要素保障、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确保招引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夯实投资支撑。梳理筛选200个重点项目,实行目标设定、任务分解、过程管理、跟踪问效、考核评价闭环管理。加速推进宣会高速、宣富高速、扯卓河水库、园区基础设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等92个在建项目,力争年内竣工项目达70%以上。全力推动宣威灌区、格阿公路改造等85个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做好宣威民用机场、宣盘高速、抽水蓄能电站等11个项目前期工作,形成项目多点支撑、投资接续发力的良性循环。

  强化要素保障。用好用活土地政策,清理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670亩,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争取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打好预算内投资、债券资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组合拳”,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限时解决项目环评、能评、用地、用电、征迁等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快推进、建成项目全达产。

  激发消费活力。培育城市中高端商业综合体、乡镇商业中心和便民商业网点,巩固提升火腿文化主题步行街、丰华市集等特色街区建设成果,加快建设艺博城市广场,做活城市“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扎实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扩大特色产品展销、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扶持发展平台经济、直播经济等新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满足多样化消费和就业需求。持续推进电商进村、快递进村,力争行政村物流网点覆盖率达80%。做好市场保供稳价,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五)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体现新担当。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高发展含绿量、含金量,绘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持续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强化动态监管,常态化排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整治,动态消除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江河湖库生态治理,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长治久清。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92.5%以上。加快“两污”治理项目建设,实现城乡垃圾及时收运、规范处置,力争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5%。统筹开展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有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进长江大保护走深走实。强化林草资源管护,常态化落实林长制,推动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取得更好成效、更大进展。积极谋划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实施4项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推进“绿美宣威”建设,投资8.9亿元实施绿美项目155个,新增造林1.5万亩、绿化面积276万平方米。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绿色化工园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退出落后产能8万吨标准煤以上,加快钢铁、煤电、焦化、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风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6万千瓦以上,确保单位 GDP 能耗持续下降。强化源头减量、规范管理,加快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固废资源化利用,打造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确保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六)坚持改革开放、破题突围,在激活发展动力上闯出新路子。围绕改革增动力、开放添活力、环境强引力,努力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塑造制度优势、集聚优质资源、增强经济韧性。

  聚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有资产资源整合重组,增强市发投集团核心竞争力,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确保主体信用评级展望为稳定,融资20亿元以上,投资16亿元以上。深入推进综合水价改革,盘活水利资源资产,创新“投融建管营”模式,助推现代水网建设,确保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达70%以上。高质高效完成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加强统计监督,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增动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政务服务中心达标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和乡镇赋权、园区赋权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帮办代办、预约延时服务,推行先建后验、联合预审、容缺受理等措施,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四上”企业41户,推动经营主体“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逐步从扩量向提质转变。搭建多形式政银企对接平台,争取25亿元商业银行贷款用于项目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动态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15亿元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