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做优做强旅游产业。加快光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长征文化主题公园(姚安段)、滇中天文科研科普教学基地、光禄古镇半山酒店、非遗艺术展演中心、光禄近山面山绿化、现代农业园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红色教育走廊,加大光禄古镇业态招引入驻,进一步集聚人气。推动温泉开发、洋派水库环湖沿线储备林及生态步道、光禄古镇旅游产业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垂钓中心,谋划建设1家五星级酒店,坚持县城和光禄同城化发展,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承载力,积极争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继续筹办荷花节、牛展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文旅活动,举办第九届农村文艺汇演,各乡镇至少举办1场特色节庆活动,打造前场美食小镇。巩固拓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成果,打造优质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挖掘服务性消费,支持住房、餐饮服务、文化旅游、汽车家电、健康养老、教育体育等重点领域消费。培育限额以上企业15户以上。
(三)着力抓项目强招商,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抢抓项目投资机遇,完善“一把手”带头谋划、申报、争取项目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导向,聚焦重点产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争取纳入省州“四个一百”项目30个以上,筹措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0万元,力争前期项目转化率30%以上,年内新开工项目80个以上,全年动态储备项目240个以上,实施重大项目20个以上。
抓实重点项目推进。全力支持滇中引水(二期)、姚南高速姚安段建设,力争姚南高速明年春节实现主线通车。加快县城至王小冲段国道提升改造、官屯等5个新能源光伏电站、储能产业园、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宝城路智慧商贸中心、蜻蛉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整治、移民新村整县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等重大项目推进,力争尽快启动实施下口坝水库提质增效、红梅水库引水、岔河引水、大跃进水库扩容、新梨园水库建设等重点项目,以稳投资促稳增长。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和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拓展“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实现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均达100%,新增市场主体2500户以上。落实领导干部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千方百计助企纾困,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实行“专班推进、挂牌作战、目标倒逼、督查追责”项目推进机制,把企业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主动靠前服务。实施补充耕地三年攻坚行动,力争新增水田规模1500亩、耕地650亩、粮食产能37万公斤,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个,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00亩,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提高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项目质效。
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行动,突出“招链主、聚集群”,招引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通全产业链,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继续深化以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县城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国企改革,整合优质资源资产,做优做强核心主业,扩大公司经营范围,更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四)着力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智慧城管、县城排水防涝、供水管网完善、姚南高速姚安连接线绿化亮化美化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城老“十字街”片区更新改造,打通栖霞路与景贤街交叉口等城市“断头路”,完成城市停车场建设和县城主干道、光禄古镇通信光缆入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实施14个老旧小区和1192户棚户区改造,建成12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建专类公园3个、口袋公园8个,打造绿美街区3个、绿美街道3条。鼓励支持房地产、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巩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和健康县城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布局上下游配套产业和服务,促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城区汇聚,努力把县城打造成产业发展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均等优质、安全便利、宜居宜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支持各乡镇把集镇建设为乡村的经济中心、治理中心、服务中心,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五)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靓丽底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治污染”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七大标志性战役,坚决全面彻底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和反馈问题整改。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落实“一断面、一方案、一专班”制度,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垃圾收治、污水收集处理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开展蜻蛉河、渔泡江、石者河、文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三线一单”生态功能区分区管控,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深化河(湖)长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重点水源地环境保护治理。深入推进林长制,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