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一中心”指镇乡(街道)村二级综治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指挥部”,是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综合体;“一张网”指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群众诉求处理、风险隐患感知的基本节点;“十联户”指以十户左右标准划分联防联治服务单元,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群众联防守望、抱团发展的共治体。
“六个零发生”:指重大涉稳事件零发生,暴恐案事件零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零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零发生、重大网络舆情零发生。
“双减”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千县工程”: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1”保障:指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
“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政机关“大走访”活动:2022年3月,我州印发《黔东南州党政机关开展“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方案》,要求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活动,走访对象覆盖全部村寨社区、学校(院)、重点管理服务对象、群众。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两降一升”:指的是行政复议行政机关被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率要降低,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要提升。
“六个抓手”:指抓主导产业、抓龙头企业、抓产业链条、抓园区建设、抓要素保障、抓生态环保。
“五个大提升”:指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经济、城镇品质、城镇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得到有效提升。
桥头堡“十大工程”:为加快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022年7月,州委、州政府印发《黔东南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2022-2023 年重点突破“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实施产业承接聚集工程、旅游康养提升工程、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教育医疗组团帮扶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工程、“桥头堡”核心区提升工程、营商环境提升工程和人才引进提升工程。
“三大体系”: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四大行动”:指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
“七个一批”:即加快续建盘活一批、“瘦身”止损盘活一批、转变用途盘活一批、转让重组盘活一批、提升管理盘活一批、完善手续盘活一批、关停整改处置一批闲置低效旅游项目。
“六有”:指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
“两个毫不动摇”: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指政策落实专项行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降本减负专项行动、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金融服务专项行动。
“三个转向”:指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五大行动”: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和加强乡村治理行动。
“合约食堂”:指通过寨规民约的形式,约定办酒标准、办酒形式的集中办酒模式。
政务服务“三减一降”:指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降费用。
人才“四大工程”:即突出“急需紧缺”做好引才工程、突出“强基固本”做好育才工程、突出“人尽其才”做好用才工程、突出“人才满意”做好留才工程。
“双百计划”:自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州级培养100名以上、每县(市)各培养100名以上的拔尖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为巩固提高脱贫成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名工程”名人才:指为了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黔东南州在教育、卫生、旅游、农业系统实施“三名工程”,通过荣誉激励、政策扶持、搭建平台等办法措施,培育重点领域“名人才”。
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指打好污染防治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和乡村环境整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