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紧扣国家政策支持导向,有序开展全县重大项目申报及推进。一是加快乌江航运建设。大力推进思南港邵家桥港区“前港中仓后园”规划建设,分区分块做好引资引企入园。积极开展乌江思林1000吨级通航设施、乌江河航道提等升级、乌江库岸治理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九天温泉战备码头、思南船厂舾装码头,提升造船能力50%以上,全力再造乌江“黄金水道”繁华盛景。二是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启动实施文家店大桥、思南三桥至桶井公路项目,开工建设304省道大河坝至青杠坡公路改扩建(手拉岩隧道)、乌江三桥至兴黔船厂、211国道思南港至邵家桥服务区公路、塘头龙底江三桥农村道路工程等骨干交通项目。改造危桥1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3公里。做好德余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工作,确保6月全面建成通车。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全力推动花滩子大型水库、乌江(思南县干流、石阡河段)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启动“一江六区”灌溉网规划。持续完善大水网,新建宽坪水厂、大坝场水厂、香坝水厂,扩建凉水井、孙家坝水厂,加快烂田沟、何家湾、赵家坝3座在建骨干水源工程进度。推进县城污水处理三期项目建设,启动6个民族乡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四是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完成房地产投资10亿元,交付“保交楼”住房3043套。

  (三)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让思南永有弦歌之声,是所有思南百姓的心声。我们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陈出新,改革创新。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学校布局。优化片区招生管理办法,集中全县教育优势资源,探索国有企业设立教育集团办学,全过程培育清北高尖人才。全力巩固第八中学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民族中学、第九中学、第六中学申创省级特色示范校成果。指导万里高级中学申创省级特色示范校。充分发挥思南中学示范作用,引领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普及普惠验收。二是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落实县级领导包保教育建设项目制度。加快推进第四小学、合朋溪小学、香坝幼儿园异地新建,大坝场小学改扩建,思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双塘片区中学建设。启动第九中学新校区项目。思南中学、第七中学综合楼建设等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完善教师宿舍等配套建设,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大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等院校对接培训,常态化开展国内顶尖学校学习交流,建立长效协作机制,邀请在外科教领域思南人才到县内开展乌江论坛等专题讲座,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鼓励支持思南中学等自主招录,持续优化人才服务,落实重点人才“蓄水池”等政策。四是全力保障教师基本待遇。不断夯实良性竞争土壤,把教学质量、教学成绩作为教师进城考试、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前置条件,持续减轻师生额外负担。五是注重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积极开展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深化第九中学与贵大音乐学院交流协作,积极争取贵师大足球培训支持。在校本开发和教育科研中,开展音乐、美术、书法、思南花灯等艺体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六是用好教育专项基金。健全优秀师生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宣传优秀师生,救助困难师生,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思南是农业大县,必须持之以恒稳住农业农村基本盘。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贫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跟踪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收支变化和“3+1保障”巩固情况。接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粮食产量保持在22万吨以上。不断提高省、市、县粮油储备规模。重点围绕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实施“水网会战”,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全面提升农业防汛抗旱保收能力。三是稳步抓好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围绕做好肉牛主导产业和茶叶、红薯两大辅助产业,以及现有特色经济产业巩固提升进行投放,真正把扶贫产业做成致富产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78万亩以上,年出栏牛6万头,茶叶、红薯种植面积分别在18.89万亩、18万亩以上。不断扩大烤烟种植规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0%以上。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整合外出劳务资源,因地培育劳务机构,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就近就业创业。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等乡村公益岗位,优先安置脱贫群众,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完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五是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婚丧移风易俗工作,大力整治滥办酒席乱象。探索“文明积分制”管理,促进乡村文明风尚。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加快完善乡村防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五)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是以人为核心,我县总人口70万,常住人口45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支撑。一是合理布置功能定位。科学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及专项规划,形成多规合一。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科学布局老城区、县城新区、经济开发区空间功能,推动形成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二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以“六网会战”为抓手,重点围绕县城学校周边,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及配套(城市危改)建设项目500户。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个、背街小巷改造21条,不断改善县城面貌。三是加快推动新老城区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乌江库岸治理工程项目,争取河东沿江大道建设,加快推动邵家桥新区与老城区融合发展,真正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四是提升市政设施。实施市政道路提级改造、城区路灯线路升级、城区市政消防设施修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燃气管网铺设安装。开工建设县城沿江健身步道。建成城区公厕4座和田秋小学人行天桥。解决基础设施陈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五是持续开展文明行动。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常态化网格管理。提高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全面规范户外广告,清理整治“五小”行业、城区房顶违建棚等乱象,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