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乡村振兴惠农工程。为3000户以上的脱贫人口发放1.5亿元小额信贷用于发展产业、促进增收。新建、改建自然村卫生公厕36座、农村卫生户厕4612座。实施1000户以上农机购置补贴,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05.28万亩,实施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106.03万亩,选聘生态护林人员655人。
七、城乡住房惠民工程。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00户。实施农房抗震改造114户。
八、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惠民工程。新增城镇就业390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1.8万人以上。
九、优老解困惠民工程。为110名特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为5371名高龄(长寿)老人发放高龄(长寿)补助金,为5514名“两补”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完成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实施40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十、扶残助残工程。为全县30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为11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7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住院康复救助,为450名残疾人免费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名词解释
1.RCEP原产地证书:指RCEP成员国根据相关的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证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是企业出口货物在进口方享受RCEP优惠关税待遇必要凭证。
2.“123N”产业体系:指以1个“百亿级”旅游文化支柱产业,核桃、肉牛2个“五十亿级”优势产业,红雪梨、中药材、矿电3个“十亿级”支撑产业,优质烤烟、绿色建材、小吃、热区水果、现代物流等若干个“亿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
3.两烟税收:指烤烟收购涉及的烟叶税,卷烟销售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及企业所得税。
4.“1+3+N”集团体系:指巍山县县属国有企业采用的模式体系,即巍山县国有资本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个一级公司,巍山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巍山县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巍山县文化和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个二级公司,下设多个三级公司。
5.“八+N进”活动: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村组)、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进军营,同时延伸多种形式(进景区、进医院等),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
6.“十百千万”工程:指“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3年建设不低于1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2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12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含1000个示范村、200个示范社区)、10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
7.百村(社区)示范创建行动:指从2020年起开展的“百村(社区)示范创建行动”,每年在全州选取不少于100个村(社区),集中力量开展示范创建,力争到2025年建成1000个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形成“百村示范、千村跟进、全面提升”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格局。
8.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工程:指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和大理州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即全省规划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村、10000个美丽村庄;全州创建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以行政村为单元创建100个精品示范村,以村(组)为单元创建1000个美丽村庄。
9.“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人事关系全部实行“以县为主”管理,推动教师编制、岗位及配置、调配等在县域内统筹,均衡教师资源配置。
10.“省管校用”:依托云南省57所优质普通高中,每校派遣5-10名骨干教师,“组团式”对口帮扶全省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通中学,帮助受帮扶学校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能力水平及教研水平。
11.“双减”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2.“五大中心”: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
13.“千县工程”:指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开展的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共涉及全国各省份1233家县级医院,故称为“千县工程”。
14.“3815”战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云南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三年上台阶(2023—2025年),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上取得新突破,在惠民生保安全促团结强党建上取得新成效,在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上取得新进展,到“十四五”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八年大发展(2023—2030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到“十五五”末,与全国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十五年大跨越(2021—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奋斗,闯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云南。
15.两个结合: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