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立民为本谋长远,社会事业均等普惠。
聚焦民生福祉,善作善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围绕“三落实一巩固”、要素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完善“1+1+N”衔接政策体系,出台各类方案、意见、办法等51个。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9亿元,实施项目57个,打造精品村1个、示范村4个。推送返贫致贫风险线索2845条,排查走访9190户44051人,全县现有监测户67户277人,已消除风险28户113人,其余均有序稳控,确保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实施“双巴金鹏圆梦”“优秀学生奖励”等激励机制,发放奖补资金318.61万元。优化校点布局,撤并学校6所,改扩建学校7所。实施全州首个社区公益性项目—“浙里学堂”,被央视、环球网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实行教师职称“县管校聘”,强化师德师风整治,学教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全州总体排名较2021年上升5个名次,增幅全州第一。卫生事业着力提升。全面深化医药改革,依托淳安、双流“传帮带”,推进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建设特色重点专科6个,填补了儿科门诊空白,藏医院制剂许可实现零突破,成功实施巴塘首例开颅手术,完成首个百级手术间改造,突破关节置换、白内障、神经外科等手术硬件限制,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服务。门诊治疗、住院治疗人数逐年上升,转诊率同比下降40%。持续加大重传防治,抓实艾滋病、结核病、包虫病筛查,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4.61万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社会保障明显优化。动态管理低保对象,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低保”和“特困”标准提档升级。创建就业帮扶基地12家,开发公益岗位1550个,转移就业9952人次,依托川藏铁路、水电开发累计参工参建2万余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成功调处欠薪案件160件,为156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276万元。全面推进双拥工作,认定社会化拥军示范企业(户)56户。积极探索涉藏地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参与社会治理路径,建设首个县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新培育社会组织5家、社会企业1家,政府创投社会项目4个,获得省级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事不避难求突破,城乡建设提质增效。
紧盯短板弱项,突出工作重点,日益夯实发展基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投入9998万元,建成“江南滨河文化街”,成为人人追捧的网红打卡点;投入6744万元,新改建市政桥梁4座、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121.7%,跃居全州第二,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全域无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三大行动,成功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省级传统村落3个、全省“绿色社区”1个,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交通建设快速突破。主动作为,川藏铁路进场施工,军方同意通用机场选址论证。投资3800万元,完成G215巴白段、县城过境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金通工程”省级样板县创建工作,延伸开通乡村客运线路24条,打破了“有路无车”的困境,群众出行更便捷。打造天府“交邮通”品牌,提升改造17个乡镇综合服务站,农村物流更顺畅。压实路长制,推进畅安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首创“专业+半专业”的村级公路养护新模式,打通农村公路养护“最后一公里”,交通更安全。水电通讯加力改善。投资3295.51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个,河西山生态引水工程通水试运行,东南片区引水工程完成项目前期,农村安全饮水保障稳步提高。投入1027.8万元,新建简易变电站3座,维护改造线路40余公里,更换配电变压器39台;新建4G基站61个、5G基站80个,电力安全和通讯网络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强治理,生态体系加速构建。
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全力谱写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巴塘篇章。生态保护持续有力。有效管护国有林452.32万亩、退耕还林4.86万亩,完成88万亩禁牧、333万亩草畜平衡工作,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703.1万元。森林覆盖率达41.1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6%。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投入2790万元,实施巴久曲夏邛镇孔打伙村段防洪治理工程。投入720万元,实施地灾治理项目6个,投入1772.5万元,完成11个村的污水治理。强力整改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2018年—2021年森林督查违法案件查处整改工作,并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全面压实林长制、田长制、河(湖)长制,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全面推进“三水共治”,鹏城大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建设河西万亩立体生态园,建成生态廊道30公里,义务植树1万株,退化林修复3000亩,森林抚育6000亩。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投入1699.82万元,在刀须村牧民聚居点实施巴塘首个绿色建筑示范点项目,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忠诚担当守纪律,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突出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政治纪律更加严明。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社会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依法执政优化提升。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研究出台《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施细则》《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建章立制,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8件,实现法治公开透明。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出台“加强政府班子自身建设七条措施”,建立“政府班子一周通气会”“领导干部下乡九必查”、重点工作“红黑榜”等制度,坚决整治政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2113件,受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39662件,一网通办全州排名从末位提升至第一梯队。廉政建设不断深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构筑“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防线。抓好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严查严纠,制发监察建议书7份,诫勉、提醒等组织处理42人,立案调查32件,政务处分40人,收缴违纪资金71.33万元,政府公众形象和群众口碑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