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5日)

  挖掘服务业潜力。实施服务业补短提能,依托栖西里、“智慧仁寿”等项目,大力引进培育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填补发展空白。围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加快打造仁寿本土服务业明星品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打造成都都市圈南部物流集散中心。鼓励支持本地工业企业开展主辅分离。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户。

  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房票安置和购房补贴,督促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按期交付,提振市场信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业金融支持。构建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购房需求。做好城市营销,提升仁寿知名度吸引力。

  (五)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奋力打造全省一流发展环境新高地。

  坚持把市场主体倍增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深化重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做大做强国资国企。稳步推动县属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市场化竞争,力争2023年县属国有企业规模增长至650亿元,营收突破50亿元。鼓励县属国有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发挥基金的放大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壮大民营经济。持续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以“真金白银”换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前行,推动新增市场主体8000户,实现个转企112户。坚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全面梳理整合现有奖补政策,足额保障到位。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强化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持续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力争新增贷款157亿元,增长22%以上。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运用,提升审批效率、质量和水平。深化“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改革,做好综合窗口建设,优化办事流程。以“审慎包容”的态度整合优化涉企检查,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干扰。深化统计改革,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六)加快推进“进城入圈”,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卫星县城。

  深度融入“双圈”“同城”国家战略,加强与成都城建、交通、产业规划衔接,拉近时空距离,加快将区位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胜势。

  打通“双城”“同城”大通道。紧扣4个“半小时交通圈”总体布局,着力破解规划、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瓶颈,加快推进仁简快速通道、市域铁路S5线、天府大道二峨山段建设,积极推动乐资高速、天眉乐高速建设,谋划国道213线城区段改线工程,建成天府仁寿大道城区段至仁沐新高速连接段,全面接轨成都,打造成都都市圈南向交通桥头堡。

  推进产业深度协作。抢抓建设成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等机遇,加快推进《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眉山片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落地,打造成都都市圈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和乡村近郊游聚集地,推动形成“成都研发仁寿制造”“成都消费仁寿供给”产业升级发展路径。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面落实“科创6条”,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依托华赐半导体、信利高端显示、德康通内斯和川威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级高纯金属分析检测中心、有机食品检测研发基地和四川信仁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入“优才兴仁”行动,推行“人才+项目”引育模式,鼓励创新人才来仁领办企业、与企业合作开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0%以上。

  (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奋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高品质宜居城市。

  坚持以城镇化带动现代化,构建县城牵引、中心镇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打造产城一体的绿色、人文、活力之城。

  壮大城市发展能级。高质量编制《仁寿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拉开中心城区80平方公里、80万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框架。推进县城和5个中心镇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推动66个中心村特色发展,示范带动全域293个村(社区)协同发展。支持富加镇创建第二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提档市政基础设施。建成普宁大道南段、城市会客厅周边市政道路,织密新城交通路网。持续推进旧城有机更新,完成6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既有小区增设电梯35部,新建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252个,新建公共充电桩800个,完成80公里燃气管道、16公里供水管网提升改造。

  提升县城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城市会客厅、党建公园、城南湿地公园等生态绿地建设,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加快智慧环卫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城南垃圾压缩站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成投用县城三污二期,推进生活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3%以上。巩固创文阶段性成果,实施爱国卫生“七大工程”[10],争创国家卫生县。

  (八)大力传承和弘扬仁寿优秀传统文化,奋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县。

  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锚定“一品牌四强县”目标,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传承文化根脉。深入挖掘提炼仁义文化、民俗文化和黑龙滩文化精神符号,讲好仁寿故事,树立仁寿文化品牌。依托“两山一河”公园,打造百步梯、天河绿道、玻璃栈道等网红景点,营造打动心灵的乡愁新场景。完成仁寿博物馆主体建设,加快博物馆周边道路、景观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完成全省“两个中心”[11]融合发展试点任务。

  繁荣文化事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提升群众身边的文化服务效能,拓展县城10分钟、农村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高标准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惠民活动。构建“书香仁寿”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县图书馆力争通过国家一级馆复核,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达省级标准。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5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