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丰富旅游服务业态,新培育商业网点30家以上。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23]建设,加快推进金融、法律、中介、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产业,培育规上服务企业3家以上,力争培育汇贯商贸等纳入全省服务业重点企业。用好用活《关于扶持特色美食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支持5家以上特色餐饮提档升级。举办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4次以上,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70座以上。加快“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政务”建设。布局发展数字产业,实施“上云用数赋智”[24]行动,新增上云企业10家以上。
三、聚焦乡村振兴,补齐基础短板,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纵深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完成208户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实全县18个重点帮扶村规划,计划投入资金2亿元,整合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乡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130个以上。推动“一建五改两硬化”[25],加快“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全面完成11个乡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取得节余指标1100亩以上。做好省定点帮扶和市级部门对口帮扶,引进专业消费帮扶平台2家。争创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创建省级先进乡镇2个以上,示范村8个以上。
(二)聚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广元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推进青唐路提升改造、建峰至月坝公路改建等旅游交通项目建设。完成S209东河口至石坝乡青龙村段改建一期工程量50%以上。畅通东、西、南、北进出口通道,开工建设S410姚秦公路改建等项目,加快推进竹园至金子山快速通道、S301凉水经转嘴子至马鬃关、乔庄至甘肃碧口等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提升铁路站场综合服务水平,谋划推动竹园、姚渡火车站改扩建项目。新(改)建村组道路300公里以上,创建“四好农村路”[26]省级示范县。大力实施“金通工程”[27]和“交邮融合”[28]样板工程,加快推进沙州镇大型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建设,建成全省首批金通工程样板县。
(三)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县城提档升级,启动尚品场平工程,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扎实推进县城绕城道路、木牍大桥建设,实施新华街、山珍街等4条市政路面改造,推动县城停车场项目竣工投用。实施明万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上城半岛等房地产项目建设,推进天然气管网改造,城乡天然气覆盖率达到85%以上。围绕“3+4”目标[29],加快竹园县域副中心建设,完成竹园镇政府搬迁,启动青江河东曹村段防洪治理、中咀坝大桥等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努力建成宜居宜业宜游高铁新城。积极推进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人口集聚效应,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竹园为县域副中心的现代城镇体系,力争将青溪镇创建为省级百强中心镇。
四、实施改革驱动,聚焦开放合作,着力增强创新发展活力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资金和减税降费直达机制,实行财政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制度,放大财政资金撬动效应。巩固提升国企改革成效,持续推动县属国企资源整合,拓宽业务经营范围,力争实现盈利1000万元以上。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24个专项方案落地落实,实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乔庄、竹园、青溪等3个乡镇级片区规划,启动村级片区规划编制。加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行“标准地”试点改革,园区内工业“标准地”出让力争达到土地供应总量的30%以上。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清零行动”[30],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新培育省级家庭农场4家。稳妥推进城市供水、城镇燃气价格、城镇污水处理费调整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二)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围绕特色产业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成广元锰矿综合开发研究院、广元唐家河中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川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持续加强与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对接合作,全年产出科技成果3项,实现成果转化产值2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以上。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有效利用。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三)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承接河北、河南再生铜(铝)产业转移,打造产业转移新洼地。深化东西部协作,完成西湖—青川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高标准建成杭广茶旅综合体,新建就业帮扶车间1个,向杭州市西湖区转移输出劳动力350人以上,争创东西部协作示范县。鼓励支持川珍实业、麦欧斯通等企业加大外贸出口,全年外贸出口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加快“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水电气信一站式便捷服务。严格落实“监管无事不扰”原则,深化“双随机、一公开”[31]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和信用监管。优化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加快已完工项目结算。持续加强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好减税降费和招商引资政策。充分发挥政企沟通“六大机制”作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高质量办好营商环境联席会、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及时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