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7日)

  二、2024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铜仁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举生态文明旗帜,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产业大招商,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打牢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8%、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8%左右。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奋力攻坚生态工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实施“双千双百”工程,加快建设新型功能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能源千万千瓦装机容量,培育百户规模以上新型功能材料企业,打造百亿级生态食品饮品及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富有铜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依托战略资源做强首位产业。以大龙开发区为核心,统筹推动大龙、碧江、万山、松桃、玉屏、铜仁高新区“一核五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围绕“锂离子电池及材料、钠离子电池及材料、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三条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协同性、互补性、竞争力,实现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产值350亿元,其中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280亿元以上。坚持“富矿精开”。加快推动本地碳酸锰矿制备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电池材料技术应用,启动建设本地“碳酸锰矿—高纯锰材”工业化装置,推进松桃锰系新材料产业园和年产200万吨级绿色锰矿山建设,全力打造“全国唯一世界级锰资源供应基地”,切实把锰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突出创新驱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攻克碳酸锰矿选矿和精深加工、锰渣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实施市级重大技术榜单项目3项以上,支持贵州省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链式招商,加快补齐储能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电池组件等缺失环节和钠离子电池、电池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等薄弱环节,支持汇成、中科星城、嘉尚、凯金、长虹鹏程等高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并加快上市,确保新增规上新型功能材料企业6户、累计达85户以上。做大产业增量。推动为方一期2万吨锰基钠离子电池、嘉尚二期10万吨磷酸铁锂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汇成三期2万吨电池回收利用、红星发展5万吨高纯硫酸锰等8个项目加快建设,启动40万千瓦储能、大龙开发区北部物流园和铁路专用线等项目规划建设,建成大龙东220千伏变电站。

  围绕优势资源做大新兴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做大生态食品及健康医药、现代能源、大数据产业规模,提高质量效益,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大力发展生态食品饮品及健康医药产业。围绕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建立市县两级龙头企业培育名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抹茶、康养水、蛋制品、红薯粉、中药饮片等高附加值产品,支持江口抹茶、思南红薯、印江白酒、德江天麻、松桃禽蛋等产业打造“单品冠军”,推动农夫山泉梵净山工厂扩能、印江年产5000吨酱香白酒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增规上企业10户,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围绕建成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加大市级统筹、开发和配置力度,加快玉屏低温供热堆和思南尖山、沿河思渠、德江老屋基3个抽水蓄能及思林、沙沱电站扩机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松桃盘石农业光伏电站和思南大坝场、石阡东润、沿河中寨风电等40个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项目10个,新增电力装机50万千瓦。融合发展大数据产业。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碧江数字科创产业园、万山大数据产业园、高新区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2000个;推动网络货运等平台经济提质发展,平台经济规模300亿元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转型行动,推进“智改数转”,建成一批数字车间、智慧工厂,建设融合示范项目18个,三次产业规上(限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90%以上。

  集聚要素资源推进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推动要素向开发区集中、企业向开发区集聚、产业向开发区集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开发区管理机制,创新人事管理、财政管理、薪酬等制度及投融资机制,加大放权赋能力度,明晰管理运营职能,有序推进社会事务剥离,提升开发区运营管理水平。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把开发区考核列入对区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重要内容,突出开发区产值、税收、投资强度等方面考核,继续拿出1000万元进行考核奖励,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赏罚分明的良好氛围。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全市12个开发区加快发展,补齐园区供电、供水、供气、道路、物流、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要素保障,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商贸、体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设施,提高项目入驻承载力、吸引力。加快推进万山化工园区建设,支持石阡工业园区申创省级开发区。推进集约节约发展。统筹做好规划布局,引导符合条件的存量工业企业有序进入开发区,推动新办工业企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企业向开发区集聚。提高产出效益,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建立低产低效企业退出机制,推进“腾笼换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1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