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7日)

  聚焦创建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开展“四整治”“四提升”,深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街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中村改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城市危房,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730套以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片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改造老旧小区55个12764户。推进宜居城市改造。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心城区新增公园绿地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着力解决一批学校、医院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加快补齐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污水垃圾处理等短板,建设海绵城市项目7个,改造地下管网240公里,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个,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7%、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

  聚焦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强县建设行动。抢抓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十条”机遇,用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西部五县构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等政策,坚持强县域经济与强支柱财源并重,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抓手加强财源建设,推进富民强县。狠抓项目建设。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突出市场化导向,注重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提升民间投资、产业投资比重。重点围绕“四新”“四化”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对各县主导产业中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统筹资金给予支持,确保每个县入库重大产业项目5个以上。做强实体经济。把发展产业作为强县域的首要任务,进一步选准主导产业,突出主攻方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建设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旅游强县、商贸强县,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总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支持各县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一批教育大县、中医名县、文化强县,推动各县开发区创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提升县城吸引力,更好承接人口转移,实现8个县城常住人口88万人。大力培植财源。坚持以发展产业涵养税源培植财源,树立“抓产业就是抓财源、抓项目就是抓财源”理念,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市级统筹、县级落实的大抓财源建设工作机制,统筹资源支持骨干财源建设,及时高效兑现涉企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财源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和单位给予激励,激发县域大抓项目、培育产业、发展实体经济、涵养财源税源的内生动力。

  聚焦城乡融合目标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行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分级重点抓、分类施策抓,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打造美丽城市、美丽小镇、美丽村庄,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铜仁。推动市县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发挥自然山水优势,突出山水相依、景城相望、文产相融,强化城市及周边山体河流保护,支持碧江、万山、思南、沿河等锦江、乌江沿线区县建设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支持各区县因势利导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推动乡镇建设特色小镇。坚持不摊大饼、多蒸小笼、突出特色,发展一批具备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力的中心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培育松桃孟溪、玉屏朱家场、江口太平、石阡本庄、印江木黄、思南塘头、德江煎茶、沿河官舟等一批商贸集散型、绿色产业型、旅游景观型、工矿园区型、交通枢纽型特色小城镇。推动村组建设特色小寨。突出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推广农村住房“代建”惠民工程,加强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利用,建设一批传统村落型、农耕文明型、产业发展型、红色文化型、乡村旅游型、研学体验型、民族风情型等类型特色小寨。

  (五)着力扩大投资消费,推动有效需求释放新活力。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能,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国家、省重点支持领域,精准谋划储备项目2000个、总投资3000亿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80亿元以上。开展昭黔铁路遵义至铜仁段等铁路前期研究,积极规划并加快争取西部县铁路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定期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现场观摩,统筹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推进大龙锂电池综合回收体系、大兴100万羽蛋鸡养殖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完成产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达30%、10%以上;加快建设铜仁德江机场、密槽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强力推进花滩子水库、铜吉铁路、环城高速、铜仁西500千伏变电站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5亿元以上;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完成民生投资18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调度推进。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严格落实重大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工作机制,狠抓要素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稳投资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深挖消费潜力。创新消费场景。持续办好“游铜仁·促消费·惠民生”系列活动,多形式、常态化开展车酒联动、黔酒黔菜、电子产品、智能家居、家装等促销活动,拉动大宗商品消费。丰富消费业态。促进养老托育、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康养、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消费,培育发展数字消费,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建强消费载体。抓好地标商圈建设,推动消费集聚区改造升级,新增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2个以上,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行动”,推进成品油“打非治违”,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

  狠抓产业大招商。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改善行动。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擦亮“贵人服务·一视铜仁”品牌,增强招商吸引力和竞争力;当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用电用地用能等需求,切实降低企业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增进企业发展信心和投资信心。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大提升行动。优化和制定工业、农业、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一图三清单”及行动方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招大引新强链,引进优强企业120家、产业项目400个,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1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