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坚决防范风险,守牢发展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加大违法用地查处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守耕地保护考核五项“一票否决”指标底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油菜17.6万亩,粮食产量达13万吨以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回潮”。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柴油货车等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7.5%。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抓好河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和河湖“清四乱”;贯彻落实好《六盘水市六枝河保护条例》,持续巩固六枝河治理成效。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力争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率达97%以上。六枝特区中水回用项目建成投用。打好净土“保卫战”,有序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治理、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医疗废物处置率保持在100%。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0%以上。六枝特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满负荷运行。打好生态“保卫战”,持续推进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万亩、水土流失治理6.3万亩。按照“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末端资源化”要求,扎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守风险底线红线。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矿山“双全日”等工作,持续加强矿山、危化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实现“减量控大遏重保双降”。扎实推动六盘水矿山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房地产领域“去存量、防变量、遏增量”长效工作机制,实施“一楼一策”,有效处置“问题楼盘”。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防范超概算、超预算,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强化税源培植和税收征管,抓实非税收入,全力向上争资争项,切实加强“三保”日常监管,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效能,着力做好信访维稳、“两拖欠”、网络舆情等风险防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防各类公共安全案事件发生,持续推进“平安六枝”建设。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切实推进家庭、学校、政府、司法、社会、网络协同育人,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四防”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我们坚信,只要抓住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关键环节,防范重大风险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突破!
(八)兜牢民生网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多措并举稳岗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做好务工监测及就业服务,加大岗位内拓外扩力度,拓展返乡留乡空间,全力促进居民稳定就业增收,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50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10000人,以县为单位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稳定在7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落实各项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持续推进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建设。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六大攻坚工程”,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3%、98.5%、95.7%。加快六盘水市第二中学、特区第五中学、特区第三小学、新华镇中学等16所学校迁建、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建设,力争早日投用。聚焦学前教育“双普”验收,积极推进“幼小衔接”试点工作,建成碧桂园、九方城市公园等小区配套幼儿园和特区第九幼儿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化解“大班额”。扎实推进六盘水市第二中学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持续推进特区第七中学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促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深入实施“中职强基”工程。加快建设“强师工程”省级试点,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和普通高中“县管校聘”改革。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三者”好老师,当好“引路人”。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持续推进健康六枝建设,继续完善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特区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特区人民医院三级乙等、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综合、特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等级医院创建。深入推进“2+4+N”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打造妇幼保健、中西医结合紧密型“医共体”2个。加快推进落别乡、新场乡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实现上下转诊、分级诊疗。深入开展医疗卫生“优质服务基层行”,推动60%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基本标准。构建生命全周期服务体系,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60%以上。大力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县域中医药一体化,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做好民生事业。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新模式,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抓实医保征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严格执行省、市医疗保障政策,脱贫人口及“三类人员”参保应保尽保、资助参保应资尽资、“三重医疗”保障应报尽报。建设小寨、补林、四方坡、碧桂园片区养老服务站,启动落别、关寨2所敬老院提质改造。改造护理型床位150张,力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55%以上。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工作,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个以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双拥、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我们坚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民生发展,民生福祉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