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宁夏)贺兰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4日)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新增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2%,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占比达到35%,全社会R&D投入强度增长10%以上。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政银企学研”合作机制,建成创新创业孵化平台2个,新增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8家以上。强化“前引导+后补助”资金支持,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后补助等惠企政策,财政R&D投入增长30%以上。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力促高性能氮化铝粉体连续式生产、高附加值乳铁蛋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对接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试点,拓宽以企业研发成果、先进技术为抵押的融资路径,扩大“宁科贷”贷款规模至2亿元。

  加快人才强县步伐。持续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型企业人才、技能型产业人才三支队伍。实施人才引进工程,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通过顾问指导、假日专家、周末工程师等方式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0名。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支持企业积极对接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师带徒”培养模式,建设博士后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创新载体5个,力争培养储备学术带头人、高精尖缺人才30名。实施人才活力工程,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认定、考核和补助制度,全面兑现各项人才政策,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施人才暖心工程,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全力保障高层次人才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需求,打造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县域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厚植发展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力争市场主体保有量增长15%以上。优化政策环境,扎实推进“千名干部包千企”活动,实行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落实好减税降费等各项措施。强化“政银企”对接,助力小微企业新增贷款3亿元以上,助力市场主体提信心、增活力。优化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容缺办理业务范围,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异地办理、“跨省通办”,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至55项,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优化市场环境,执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反垄断执法,完善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治理机制,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中心。优化法治环境,不断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差异化监管机制,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纵深推进“六权”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依托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土地权交易融入更大规模市场,最大程度实现农村土地市场价值发现、资源增值。稳慎推进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巩固拓展8个试点村改革成果。全面推行“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模式,将水资源交易资金用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形成用水权改革助推节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以林养林”模式,完成剩余2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林下经济,引导用能企业参与国土绿化工程,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项目节能降碳。动态核定新建项目初始排污权,强化排放监管,扩大排污权交易市场,引导企业降污增益。对接区市加快制定用能权改革主体及配套方案,积极争取全区用能权改革试点。完成重点企业碳排放量确权,探索有偿分配机制,推动碳排放权入市交易。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巩固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处置非经营性和低效资产,提高3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等资产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积极化解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属问题,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收益型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县域担保体系建设,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覆盖面,赋予“六权”金融属性和融资功能。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大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效率和水平。

  全面扩大开放合作。持续强化区域协作,主动融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大与沿黄各省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合作,用好闽宁协作平台,组织实施知名企业入贺计划,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力促红牛西北区域销售总部等项目落户我县。积极对接区市载体,借力银川综保区、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提前谋划参与中阿博览会、宁夏品质中国行等活动推介计划,助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去。着力提升外贸水平,扩大轻工纺织、新型材料等产业贸易规模,力争全年进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10%以上。积极推动宁浙电商创业园挂牌中国(银川)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分区,力争电商贸易销售额同比增长10%。

  (四)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建设,优化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

  坚持全域统筹、城乡互动、协调共生,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开启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新局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守66.5万亩耕地保护红线,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比重超99%,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万亩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壮大乡村产业,适度推进农业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施先进村蔬菜加工基地、银河村优质农产品集采集配等30个产业项目,推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串点成线、连片扩面。强化乡村人才引育,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人,新增家庭农场2个、农民合作社4个。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三变”改革,新增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的村。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拓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深化“一约四会一队”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示范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14个,建设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1个,打造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标杆村2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95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