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村一品:以村为基本单位,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造一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15.EOD:通过环境修复、基础建设以及产业配套,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三者协调发展。
16.一难两乱: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
17.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即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18.生态环保“六步式”闭环机制:地毯式排查、联动式监管、清单式整改、销号式验收、回溯式巩固、倒查式问责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改机制。
19.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严控用水总量、严肃水价改革、严格节水管理、严限耗水作物、严守保护红线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机制。
20.尾菜处理“十条措施”:坚持企业主体、落实属地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督导考核、优化种植结构、突出重点管控、提高处理能力、严格检查执法、营造浓厚氛围、建立举报机制的加强尾菜处理利用机制。
21.洋葱零种植: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号召各用水单位及个人禁止种植洋葱等高耗水作物。
22.河湖长制长效机制:三级体系联三长、四大战役清四乱、五篇文章建五好的河湖长制落实机制。
23.教育“五好工程”:好教育、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的教育事业发展机制。
24.卫生健康“六项机制”:医共体联盟医院建设推进、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健康促进、医防融合发展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机制。
25.安全生产“五双”机制:党委政府双尽责、领导专家双检查、属地行业双监管、调查问责双启动、企业社会双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26.道路交通“五大行动”:最广泛的宣传教育、最系统的隐患排查、最严格的交通管理、最严厉的违章处罚、最严肃的工作问责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27.六新: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
28.一核三带:一核即兰州为核心的核心经济圈,三带即河西走廊经济带、陇东南经济带和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
29.四强行动: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
30.三抓三促: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
31.三步走:到2025年,走出一条复合型可持续转型发展新路径,实现全市经济总量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30年,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实现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32.“2+4”产业链: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产业2个千亿产业链和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产业4个百亿产业链。
33.三大目标:到2025年,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省级乡村振兴样板县和全国文明县城。
34.两个定位: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定位,即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
35.三年倍增行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
36.甘味金品:具有甘肃和金昌地域特色优势的区域性公用农产品品牌。
37.智慧供热:通过分户智能调控技术,实现供热平衡,提高供热质量。
38.标准地: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控制性指标,实现项目开工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39.三节三抗三增:节水、节肥、节种子,抗旱、抗寒、抗倒伏,增产、增收、增效益。
40.“三清单一承诺”管理模式: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和责任与任务承诺书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
41.九张工作清单:重点任务、包抓项目、招商引资、政府决策、政策对接、项目谋划、短板弱项、明年工作、遗留问题等九张工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