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聚焦抓生态促转型,以更优路径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强化生态保护治理。立足重要生态功能区定位,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进程。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统筹推进城区“三河两岸”生态及流域治理,完成张家川镇东关村等7个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实施清水河水生态综合治理、犏牛沟淤地坝等工程,形成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新格局。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做好护绿、增绿、用绿、活绿文章,植树造林4190亩,森林抚育3万亩,修复退化草原2.5万亩。加强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
精准防污治污减污。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城区供热锅炉烟气排放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三改一补”,强化工业、燃煤、油烟、机动车等污染管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以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启动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迁建、石峡水库清淤、城区备用水源地改造提升、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国省控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成建筑垃圾填埋场,建立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收集、综合利用、安全处置体系,推进废旧农膜、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防范土壤污染风险。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煤炭市场整治、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12个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见底见效整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双碳”战略,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科学布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积极推进15万千瓦山地光伏、张家川新华一期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新建智能汽车充电站54座、乡镇加油站2座,推动地热、矿泉水等资源勘探开发。加强与省公航旅集团的务实合作,推动关山大景区开发落地实施,加快培育一批生态旅游示范点,打造马鹿、平安等特色旅游小镇,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
六、聚焦抓改革迎县庆,以更大力度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潜能
唱响“主旋律”办好县庆。紧扣“感恩奋进七十年•同心筑梦新时代”主题,精心筹备县庆系列活动和关山文化旅游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方位展现自治县成立70年发展成果,激励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加强与周边市县交流交融,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规划对接,加快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陇东南经济带,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系统运维管理,严格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大力推广“甘快办”、“不来即享”、“12345热线”等服务,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范围,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加强乡镇、村级便民服务点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就近办事。落实“一县一平台”要求,深化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服务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构建“同质、同网、同源、同服务”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激发供销系统活力。
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形成以县科技馆为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为抓手的县乡村三级科普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长效机制,加强融资贷款扶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主动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新增市场主体2000家以上、“个转企”100户以上。
七、聚焦抓民生强保障,以更深情怀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全方位优化教育布局,完善西城教育园区功能,谋划推动东城教育园区建设,扩容提升职教中心,新建教师周转宿舍50套,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县管校聘”、“大学区制”改革,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推进“健康张家川”建设,完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县妇幼保健院母婴安全保障楼、县中医院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1+N”全民阅读平台建设进度,深化全民阅读“八进一创”活动,打响“书香张家川•丝路大关山”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圪垯川遗址保护、河峪摩崖石刻危岩加固、马家塬遗址三号墓回填展示等项目,提升张家川文化影响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打造“关山杯”品牌体育赛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稳就业作为最大民生,持续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加大劳务技能培训,优化劳务输转措施,推广以工代赈模式,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大教育、医疗等行业紧缺人才引进力度,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持续巩固“大就业”工作格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精准落实低保、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政策,织密兜牢民生底线。常态化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困难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交出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