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延链条提质量增效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态,不断厚植发展新优势。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强面料生产、纺纱、印染等项目招引力度,提升针织服装产业链协同水平,推进代加工生产向自主创新转化,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畜牧装备供应链本地化采购,实现畜牧机械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内最大的畜禽养殖设备生产基地,使“西平标准”成为“行业标准”。以鼎力杆塔、华鼎电气等企业为龙头,加大与中兴、中电建、中移动等公司合作,建设5G智慧杆塔生产基地。以汇丰环保科技、普雷诺净水设备等企业为龙头,建设环保设备新材料产业园,打造全国知名的水处理设备生产基地。增强包装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整合提升规上企业10家以上,实现产值超50亿元,打造中部最大的新型包装材料生产基地。以鲁洲生物、今三麦食品、长隆肉食、启明肉食等企业为重点,培育现代化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打造国内餐饮食材中央厨房工厂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粮食稳产行动,加快推进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96万吨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0家以上。开展畜牧扩量行动,突出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支持丰源和普农牧公司上市,牧原农牧等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强力推进西平肉牛、奶牛发展和特色鲈鱼产业培育。全年完成生猪出栏135万头、肉牛出栏5万头、产奶量20万吨、各类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突破48亿元。开展特色提质行动,发展绿色优质蔬菜产业,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完成省级绿色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验收。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发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优势,培育电商专业人才500人,打造产业链服务中心1个,建设现代化快递物流配送中心1座,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开通“西平—青岛港”“西平—宁波港”海铁联运班列,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拓市场保订单,确保进出口增长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以上、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3%以上。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年完成新增贷款22亿元以上,余额存贷比达到60%以上。加快推进白酒振兴工程,提高豫坡酒业、棠河酒业市场竞争力,力争全年白酒产量超4000吨,销售收入超3亿元。
(三)抓巩固保供给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指示精神,解决农村“十化”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产业就业等重点工作,确保脱贫群众、监测对象稳定增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加快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按照“统一规划、示范带动、试点先行、整体推进”要求,完成人和、专探、盆尧、二郎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师灵、出山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形成“亮点突出、特色明显、多园支撑、创新发展”新格局,实现乡镇经济总量持续增强、特色产业逐步显现、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住房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创建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5个,完善提升“四美乡村”示范村20个,确保40%以上农户庭院达到“五美庭院”标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暨“企村联亲·乡村振兴”行动,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 文明西平正能量”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影响力,挖掘资源优势,发展长寿经济,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抓全域优品质强内涵,建设花海文旅新城。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城镇提质”工程,着力建设美好家园。更大力度拓展城市空间。在已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的框架下,全方位拓展与优化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切实增强城市基础“硬支撑”。完成经贸路西段、文化路北段改扩建,加快建设规划二路(紫荆路—规划三路)、规划三路(规划二路—滨河西路)、平安大道(幸福渠—恒发大道)、规划路(幸福渠—恒发大道)等4条道路,打通未来大道(凤鸣路—洪河桥)、文化路北段(西平大道—健康路)、解放路北段(解放路北—洪河东路)等3条断头路,加快东关片区等棚户区改造进度,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提升宜居“软实力”。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街头游园提升改造12个,新建“口袋”公园2个。完成交通路北段(中原大道—洪河东路)、建设路南段(龙泉大道—柏国大道)雨污分流,新建污水管网10公里、燃气管道11公里。深入推进城市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动态巡查管控,确保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不断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复审。更实举措推进文旅振兴。依托历史文化和乡土文旅资源,打造“嫘祖故里”和“花海文旅新城”两大品牌,推进嫘祖文化苑、嫘祖海棠园、生态湿地公园后期建设和完善;加大棠溪冶铁炉、董桥新石器等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实施中原花海不夜城、房车花园等文旅融合项目,全力打造花海文旅新城。
(五)抓治理守底线当卫士,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绘就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持续防治环境污染。要看得到蓝天白云,持续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防治等标志性战役,确保全年优良天数达275天以上,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降到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以下;要感受到水清河畅,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岸线综合治理,确保国控洪河杨庄断面、省控洪河五沟营断面、市控洪澍河陈桥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要享受到地绿景美,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管控,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有效保障。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县,严格落实林长制,确保完成植树造林2500亩,林木绿化率达到35.8%。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落实“双碳”行动,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循环化。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让绿色低碳成为生产生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