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7日)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着力稳住经济大局。围绕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研究调度,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增长15%以上。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消费,落实好生活服务业纾困政策,稳定增加商品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准确把握全市经济运行新变化、新特征。充分激活乡镇、街道大抓发展、抓大发展的动能,构筑更加坚实的县域经济底盘。

  二是抓好工业经济,大力弥补发展短板。打造硒食品精深加工、绿色矿山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清洁能源、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实施企业进规入统成长和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工业投资增速、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5%、25%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型县市。加快推进开发区扩区调区工作,力争园区市场主体增加20%以上,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页岩气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新增工业用地400亩以上。

  三是抓好数字经济,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完善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大对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的招引力度,重点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阿里云数字经济产业园、龙工场跨境数字贸易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智能计算中心。争取建设大数据储备(灾备)中心。推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二期建设,促进全市信息化系统和政务平台数据统一归集。支持农村电商、乡村直播等新兴业态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

  四是抓好招商引资,充分汇聚发展要素。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优势产业招大引强。创新招商形式,加强驻点招商、战队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格局。坚持招商与服务并重,健全招商引资信息交办、签约项目领办、落地项目回访全闭环管理机制,对新招引的企业给予全方位、全过程的协调服务。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5个,其中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资金到位率达到35%。新招引外向型产业项目10个,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00万美元。

  五是抓好项目建设,全力做好“三争”工作。研究吃透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谋划一批早开工、见效快的好项目。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定期调度。加快项目开复工进度,推动所有在建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汇报,千方百计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最大限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盘子”。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26个,总投资6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6亿元。

  (二)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一是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康养产业,推进腾龙洞、大水井等景区提档升级,支持温泉小镇、高山滑雪场建设。发展城区清江河段夜游经济,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发展研学旅行。大力培育等级民宿。推进“一部手机游利川”小程序开发。以“利川好礼”品牌为载体,丰富旅游商品体系。强化康养配套服务,推动避暑经济与康养地产有机结合,提升康养吸附能力和附加值。全年接待游客19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亿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稳步发展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黄连优种育苗基地、苏马荡中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掌握黄连市场主导权。大力发展特色富硒产业,推进硒食品精深加工,擦亮“利川红”“利川莼菜”“利川山药”等硒品牌。加快建设莼菜种源繁殖基地,推进毛坝镇利川红综合提升项目,以销售端的增效推动生产端的提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绿色新兴产业,支持一批绿色龙头企业扩能增效。

  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严格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落实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的要求,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与焚烧发电项目,推进页岩气开采废物处置利用、医疗废物一体化循环处理等项目。加快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推动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引导房地产项目建造高品质绿色建筑。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备布局,优化道路车辆能源消费结构。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积极在乡镇培育生态产品供给主体,推动生态资源变资本、变资产。鼓励国有企业设立“两山”实践创新专项基金和发展平台。开展全域碳汇资源调查,挖掘林业碳汇潜力,谋划推进国储林及碳汇项目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林业产业新业态。加强与湖北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深入合作,谋划一批生态环境领域效益型项目。健全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茶叶、药材、蔬菜等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深入实施强县工程,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高品质城镇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44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