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0日)

  三是产业空间大整合。牢记珠海的使命,发挥珠海的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促进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口岸布局、交通布局与城市格局在更高水平上相协调、相适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动状况,把握节奏,继续建设标准化与定制式的5.0产业新空间,加强产业新空间与港澳产业发展的连接,与港珠澳大桥、珠海机场、高栏港、广珠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功能发挥的协同,与城市生活配套服务提升的统筹,优化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布局,把珠海54个5.0产业新空间与现有的各园区建设成为“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当家”示范园区,推动园区企业、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实现“生产有效率、工作有激情、生活有乐趣”。东部片区着力拓空间优空间,通过产业新空间建设、“三旧”改造、零碎地块整合等,把香洲区、高新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科创“孵化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科创企业集群落地、人才高地迅速构建、产业体量快速跃升;西部片区着力优配套强园区,持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巩固提升园区要素支撑能力和生产生活配套水平,把金湾区、斗门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聚区,以大空间、大载体承载大项目、大产业落地,加快产业导入和人口集聚,提升珠海西部地区的能级量级;鹤洲新区以海洋为重点,推进海洋产业发展、海岛设施提升、海洋开放合作,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拓展中国航展四大平台功能37,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产业,打造“天空之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珠海产业空间无限!我们将与港澳强化联动、与兄弟城市深化合作、与广大企业携手共进,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加快把珠海建设成为创新企业集聚的“产业森林”、各类人才集聚的“美好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拓展“陆海空”广阔空间。

  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拓展更大空间

  勇担使命,发挥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引擎作用,携手澳门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在做好“一点两地”大文章、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中作出珠海贡献。

  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聚焦合作区2024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主动加强对接交流,全力支持合作区封关运作。在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药健康、专业服务等领域加强对接联动,主动参与合作区全域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共建“一程多站、综合运营、联动拓展”的跨境旅游产业链。争取为合作区招引落地30个以上产业项目。配合支持合作区加快建设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强化交通连接,加快推进黑白面将军山隧道以及南北延长线建设,助力横琴第三通道尽快全线贯通。

  持续推动珠澳港合作走深走实。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谋划推动广珠(澳)高铁、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推进澳门轻轨延伸至横琴项目、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建设。积极对接香港“八个中心”和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推动珠澳港联动形成具有更强辐射服务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都市圈。促进珠澳两地药品、医疗器械便捷流通,加快推进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加快建设跨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平台,积极推动珠海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就业创业生活。

  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洪保十”片区、金湾区为重点,探索建设“大桥功能服务区”。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延长线“四大重要节点”,建成粤港澳物流园二期、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探索将粤港澳物流园作为大桥口岸指定查验场所,申报进境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利用大桥直通香港机场、联接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拓展高栏港、粤港澳物流园和香港机场的物流合作。推动珠港机场战略合作升级。深入推进珠海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进出口。

  加快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强化核心城市责任担当,研究出台贯彻落实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抢抓横琴、前海《发展规划》和五大都市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轴带。抢抓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建成通车机遇,加快推动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作,推进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建设,促进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联动合作。用好西江黄金水道,与西江沿岸城市共同发展多式联运。

  (二)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推动各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镇各优其优、特色发展,各村宜居宜业、全面振兴。

  大力推进产业兴区。发挥“市区镇村”四级联动效能,5年统筹投入100亿元设立专项资金,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推动更多产业、项目、政策、资源向西区投放。统筹抓好产业兴区、强区富民、城区带动,持续深化“1区4镇50村”38全省首批典型县镇村品牌建设。

  强化镇联城带村功能。打造一批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一镇一方案”建设一批辨识度强的代表节点和高质量公共空间。加快建设便捷高效、服务完善的区域中心,优化公共资源供给。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发展“年鱼经济”,打造全国最大的海鲈交易平台。持续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优化提升,争创全省美丽圩镇典型示范。开展“村头水塘我来清”、“农田灌渠大家清”等群众清淤活动,在2024年汛期前完成首批41条河道、34个水塘清淤工作。深化推动“村村有物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3个海岛镇实现村村有标准海洋牧场集体平台。抓好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乡村振兴资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奖补办法,探索通过以奖代补、“补改投”等方式,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993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