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容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2日)

  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坚持以商招商、链式招商、驻点招商,充分利用各类商协会招商平台,多元化开展招商推介,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与长三角等区域的全方位合作,积极承接人才、技术、产业、资金转移,力争全年完成项目签约任务121亿元以上,到位资金105亿元以上,其中新签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占45%以上,在引进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讲投资效益、讲亩均税收,探索实行招商引资合同“双向约束机制”。力争今年所有新签约落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稳定发展外贸进出口,深入服务正纤丽、菱通竞业等外贸进出口企业,鼓励润达家具、中晟进出口贸易等企业利用网上平台开拓国际订单,积极引导恒丰木业、逸诚家居等企业自营进出口。支持发展加工贸易等外向型经济,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家以上。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吸引外资项目落地建设。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抱团闯市场。

  更实举措优化环境。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对标国内发达地区标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常态化制度化与企业开展“面对面”活动,零距离倾听诉求,以“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强化重点项目专班调度,健全土地、金融、环保等多要素会商机制,确保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纳统率、储备转化率高于全市。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实现更多事项一次办、一网办,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以上。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全县数据资源和各类信息化系统互联共享,着力提升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深化信用容县建设,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更高标准推动创新。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0家以上,申报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以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7件以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力争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15项以上,增长25%。开展招才引智、集聚高校毕业生来容留容专项行动,聚焦重点产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妥善解决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让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顺心发展。

  (六)聚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完善城市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城郊乡镇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提升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设施,新建停车泊位1000个。打通万丈路、新荣路、峤山路等“断头路”。持续推进绣江两岸带状公园和道路绿化提升工程,高效利用城市角落,打造一批城区“微景观”和“口袋公园”。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实施“智慧侨乡”升级行动计划,健全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坚持精细管理和文明提升统筹推进,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有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下大力气解决好违法违规建筑、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推行停车收费;加快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持续实施“门前三包”,传播文明新理念,倡导文明新风尚,推动城市管理共治共享,力争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争创自治区文明城市。

  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县城和城镇综合承载力。畅通要素城乡双向流动渠道,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落实好常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引导农民向县城和镇圩有序集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力争全县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发挥建筑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建筑强企”攻坚行动,加快推动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一批本土建筑企业资质晋升,招引一批优质建筑业企业落户容县。

  (七)聚力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水污染治理,以养殖和生活污染防治、排污口排查整治为重点,推进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巩固提升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国考断面、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确保完成中央和自治区、市反馈问题整改,全力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争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单位。

  切实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以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保障重点河流生态基流,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创建更多美丽幸福河湖。全面落实林长制,持续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提质行动,推进林木多样性发展,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项目进度,完成造林4.8万亩以上。持续抓好绿色矿山建设。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加快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示范标杆企业。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利用,加快推进容县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行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创建一批绿色机关、校园、社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66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