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阳朔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2日)

  补齐工业短板弱项。做强工业,力争二产增长4.2%以上。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建设工业标准厂房,实现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力争年内新签工业项目不少于4个。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以上。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福利园(一期)、金宝园(一期)建设及葡萄工业聚集区搬迁和转型升级。突出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促再生资源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八达再生资源有机玻璃生产项目尽快落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围绕消费需求,提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规模化量产,构建“阳朔有礼”品牌。持续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建成县级物流中心,实施快递超市工程,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以阳朔县生态环保科技园申报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挖掘工业旅游发展潜力,培育工业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亮点。

  (二)坚持高品质打造,以更高站位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

  聚力完善制度体系。加快编制《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规划纲要》并争取获市人民政府批复,制定印发《2023年阳朔县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工作要点》,加快推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遇龙河景区详细规划》落地实施,完善细化《阳朔县新城区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充分发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工作推进中心作用,争取区、市层面更多政策、资金、项目支持,释放最大政策红利。

  聚力提振消费信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出台促消费举措,扩大文化体育、康养旅居等领域消费。强化精准营销,制定实施文旅营销整体推广方案,积极促进入境游,打响“阳朔国际户外运动周”“阳朔汉服文化周”等主题文旅活动品牌。实施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推动新餐饮、新零售、新住宿业消费,培育国际户外运动产业基地、全民健身运动基地、农文旅电商直播基地。实施“四品一创”[11]消费提质扩容工程,以海旅免税国际旅游购物城为重点,加快区域高品位消费集聚区建设。发挥好益田西街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带动作用,打造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遇龙河等夜间消费集群。充分发挥阳朔得天独厚的美丽山水、特色民宿、古建群落等优势,培育漓江国风旅拍品牌,形成旅游市场新爆点。

  聚力提升旅游品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消费需求,围绕山水游览、田园休闲、民俗风情、古村访幽等载体扩大优质产品供给,丰富“吃住行游购娱”业态。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以漓江世界级旅游景区、遇龙河世界级旅游度假区、阳朔国际户外运动胜地建设为重点,壮大文旅、体旅产业发展带。做优做强低空飞行、攀岩、骑行等户外运动业态,整合铁人三项、攀岩节、热气球挑战赛、漓江越野跑等赛事,丰富“阳朔国际户外运动周”内涵。构建体育旅游项目标准体系,推动自然攀岩场地及其星级划分和评定等2项国家标准制定。推进迷山·阳朔国际运动休闲度假区、燕莎滑翔运动、阳朔之星低空飞行器观光等项目建设,打造以新城区为核心辐射全县的水陆空三位一体户外运动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漓竹温泉乐园项目,引进一批冬季旅游精品项目,发展温泉、疗愈、自然探索等慢旅产业。推动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业态升级,理顺度假区管理体系,健全行业准入标准,升级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完善配套设施,争创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景区、星级饭店创A评A行动,推进河畔酒店(二期)、阳朔良莨酒店、罗兰夏朵等项目建设,做强做优高端度假酒店和民宿产业。推动重点区域、核心景区标识标牌规范化、国际化。支持国有景区建立实名制电子票务系统,提升游客购票、检票便利性。加快新城区智慧停车场建设,打造智慧停车示范点。构建旅游诚信体系,创新市场监管机制,探索组建“1+10”旅游综合监管机构[12],推行旅游行业诚信商家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消费维权投诉处理反馈工作,全力打造阳朔诚信旅游品牌,着力营造一流旅游环境。

  (三)牢记“国之大者”,以更宽视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区

  勇担使命护好漓江。我们将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建成广西漓江流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开展漓江流域生态环境长时序观测研究,深入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阳朔段),深化遇龙河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系统,创建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严厉打击违规捕捞、违法经营等破坏漓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争当排头兵,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入抓好生态保护。严格落实“三线一单”[13]管控,纵深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和田长制。深化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健全公安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保持“八乱”问题动态清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扬尘治理和露天焚烧管控力度,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优良率均居全区前列。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完善村屯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源林保护,抓好绿化造林,完成植树造林3000亩以上,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桂林要吃好‘山水饭’”,为我们指明了绿色发展的实践途径。我们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落实落细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利用、监督和补偿工作。持续推进重点产业绿色化,更新改造高耗能游船10艘以上,动力排筏“油改电”500艘以上。用好绿色资源,培育旅居养老、健康旅游等绿色业态。围绕农林特产品、旅游商品深加工等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创新保护和发展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双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66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