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桂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7日)

  完善现代化交通网络。坚持交通先行,深入推进“交通振兴”,加快构建涵盖“铁、公、机、水”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积极协助推进贵港蒙圩军民两用机场建设,力争早日开工。加快柳州至梧州铁路建设,开工贵港至岑溪高速公路建设。推进白沙郁江大桥建设,加快谋划浔江东塔大桥、郁江三桥、黔江二桥等重要桥梁项目,贯通江东片区-江北新区-白兰新区-桂平西出口,打造城区“北环路”,加快形成环型城市出入口。积极推进城区“向东西南北区各通一条一级路”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桂平至金田公路“二改一”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推进东塔至蒙圩公路南津变电站段、桂平西出口至龙门工业区等2条一级路,新垌至北市、石龙至白沙等4条二级路早日竣工。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逐步完善通村屯道、农村公路村道安防工程建设。加快港口建设,重点推进大湾等6个码头18个泊位招商建设工作,推动9家老码头完成提档升级。积极谋划大藤峡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竣工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项目,提升航运能力水平,致力打造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珠西经济带枢纽中心。

  (六)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质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屏障。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治责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抓实抓细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推动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项目实施。持续推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行动,强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核心管理制度效能,发挥“一证式”管理效果。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深入开展木圭锰矿等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强化西山风景名胜区、大平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厉打击“四非”行为,重点打击在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的行为,确保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市乡村联合监管制度,强化基层环境监管和执法职能,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高质量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新建续建国家储备林8万亩以上,新造林2万亩以上,建成美丽幸福河湖1条以上。

  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统筹做好能耗“双控”,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执行“两高”项目清单管理,积极落实产能置换制度,推进高能耗行业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精细化工、家具板材、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文旅康养和生态产品,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充电桩160个以上。深入推进EOD项目,有效整合生态网络、环境修复、区域综合开发以及产业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七)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采取更多暖心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持续加大援企稳岗扩就业支持力度,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推行柔性监管服务,支持小摊小店活起来、火起来,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6万人次以上。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升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水平,织密社会保障民生兜底网,推动法定人员社保全覆盖,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生活保障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共同富裕。继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七位一路一市场”问题,力争新增学校学位1.2万个以上,医疗床位500个以上,岗位2.2万个以上,车位4000个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打通“断头路”3条,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2个以上。

  加快健康桂平建设。贯彻落实中央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加强新冠病毒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提高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持续做好新冠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加快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市第二、第三、第四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市人民医院龙门院区、长安院区、市中医院木乐院区等项目建设,力争市人民医院2号住院楼、江北院区传染病区、外科住院楼、市妇幼保健院长安迁建工程竣工使用。积极争取资金补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开展“优质基层服务行”创建,年内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比例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积极开展创建健康县市区工作,完善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机构协调发展。加强特色专科、平台专科、薄弱专科,培育一批区内优势专科。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扶持壮大本地特色中草药产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三孩生育政策。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作,抓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开展“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文化、黄日葵和胡福田烈士纪念红色文化等特色底蕴,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抓好公共体育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快规划建设市文体艺术中心、体育公园、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村屯篮球场,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以上,争创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县,提升桂平作为广西唯一“全国武术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35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