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梧州市龙圩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践行共建共享理念,民生事业凸显新成效。11类4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6.15亿元,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推行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改扩建幼儿园1所,新增本级示范幼儿园2所,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1.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2%。“双减”工作有力推进,以“基础+特色+拓展”体系服务学生1.46万名,参与率全市第二。开通龙圩至新地公交车,平地到淑里道路改造、子村桥等一批群众急盼的道路桥梁开工建设或建成通车。15个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村级篮球场建设覆盖率达100%,黎洁霜故居等4处党史教育基地完成修缮。中医医院、疾控中心、龙圩镇卫生院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龙圩人武部、检察院业务用房建成启用,结束了8年异地办公办案。平安龙圩建设全面发力,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新跨越,打击整治等各项业务指标名列全市前列;消防各项工作排名持续领跑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0.0%、33.3% 、53.7%。大坡司法所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信访工作连续五年获国家级“三无”县(市、区)荣誉称号。坚持严防死守,筑牢防疫“安全网”。各类人群新冠疫苗实际接种率均排全市前列,全民免疫屏障基本建立;新地镇接种点获自治区指挥部表彰为“群众满意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在广西率先上线疫情防控数字平台,实行信息化精准防控管理,成功处置辖区内两起“阳性”病例,实现辖区“零感染、零扩散”。全区上下夜以继日齐心抗疫,用辛苦指数换来了老百姓的平安指数。

  一年来,档案、保密、统计、审计、民族团结、地方史志、科学研究、工会、共青团、科协、工商联、红十字、民族、宗教、慈善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史为鉴勇开新局。加强“六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执行力、协同力和创新力建设,政府效能逐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对2021年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的71条意见建议,逐一落实责任,全程跟进督办,动态答复。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克难攻坚、勇挑重担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圩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龙圩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制约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税源严重不足与刚性支出不断加大的矛盾非常突出,能耗双控、要素趋紧的客观制约不断加大,教育等民生领域的短板日益凸显,留用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要想破局,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先破后立,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振兴之路。

  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落实龙圩区第三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自治区、梧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全力推进工业、乡村、科教三大振兴,深挖开放合作、资源、新型城镇化三大潜力,守住生态环境、民生保障、安全发展三条底线,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建好梧州南大门,实现龙圩再振兴”上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5%。

  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要实现上述目标面临不少挑战。全区上下只要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凝聚起拼搏奋进的磅礴力量,加速奔跑,勇敢追梦,就一定能够闯出一条龙圩赶超跨越的发展之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持续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实施机制和管护模式,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耕地保护路径。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保持在7.66万吨以上。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稻+N”综合种养整治耕地撂荒的成功经验,稳妥有序清理占用农田种植的果树、速生桉,坚持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