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吴川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抓好农村撂荒耕地复耕,完成吴阳等8个镇33条村现有耕地提质改造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步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12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鉴江4处险段维修加固工程。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加快市水禽产业园建设,支持东农农业、梧聚农牧等企业做大做强,培养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推广种植砂糖桔、木瓜、番薯等传统农作物,打响“吴阳脆虾”品牌。深化“12221”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以“5331”模式抓实“吴川烤鱼”产业,支持湛江市吴川烤鱼预制菜产业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中国烤鱼之都”。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保障乡村振兴合理空间需求。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每个镇建设2个县级示范村,持续打造霞街、田坉2个湛江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12个自然村村内道路路面硬化,新改建220个无害化卫生户厕,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道燃气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巩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继续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示范路,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在“四沿”区域沿线连片提升农房风貌综合整治水平,持续打造沈海高速沿线(浅水段)岭南特色农村建筑风貌示范带。培育文明乡风民风,弘扬体现乡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更高质量营商环境。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开放推动合作,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汇聚发展动能。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组织实施好市直部门第二批调整(委托或下放)到镇(街)权责清单,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级分类管理,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和优化审批流程,推进重点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持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服务模式。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纵深推进“证照分离”“一照通行”,完善注销退出制度,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便利化水平。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落细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认真执行《湛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力度,做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工作。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企业11家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以上。支持塑料鞋、羽绒、食品、家电等企业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加强与“双区”“双合作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紧密互动,全面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强化创新、产业、市场联动,承接产业资源辐射外溢,着力在三大传统产业、水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开展更多新产业、新领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用好RCEP红利,推动外贸企业深耕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扩大塑料鞋、羽绒、农海产品出口,推动外资外贸增量提质。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治理,保持优良空气质量。深入推进河长制,推进袂花江、鉴江、小东江、隔海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做好饮用水源地问题排查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黄坡镇区、隔海河和梅北社区区域截污管网建设,动工建设塘尾街道污水处理厂,确保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标。加强近岸海域和入海排污口水质监测,巩固养殖尾水治理成效。建成市老鸦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建工程,健全废塑料加工及散乱污企业“驻村包企”网格化监管巡查机制,大力防治土壤污染。

  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严控“两高”项目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完善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以更大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建成投运飞灰填埋专区,保障市环保热力发电厂生活垃圾处理效率,推动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动工建设袂花江(沿江社区段)、塘㙍河和天然江碧道。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各领域。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重点工程,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切实让群众劳有所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救助服务水平,推动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全覆盖。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落实新的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动工建设市养老服务中心扩建工程,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深化“双拥”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4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